1月19日上午,秸秆固体发酵生产沼气设备研究小组一行三人,开始了春节前为期十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得到接收单位“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及其项目合作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的允许后,对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USAB有机污泥厌氧发酵罐进行了参观和研究,包括测量设备的尺寸参数以及分析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这对本沼气设备的研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当天上午11时,机械工程学院董玉平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王禄山教授共同来指导我们的设计。两位教授对世界上先进的类似设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本设备的应用领域提出了设备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对已有设备的改进措施。小组成员认真听取了教授们的分析和宝贵意见,并结合自己已有的设想为秸秆固体发酵生产沼气设备制定了初步的研究方案,此后,研究小组分配了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
研究小组严格按照设定的方案精心设计,缜密思考,结合实际,灵活变通。截止发稿之日,研究小组已完成对秸秆固体发酵生产沼气设备的结构定位、工作原理分析和三维绘图的工作。小组成员在本次活动中,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实际工作当中,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机械原理、机构优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实际设计中学习到了许多与发酵有关的生物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弥补了一些知识的空缺,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化和发现交叉学科潜在的创新点。同时,通过与实验人员和工程人员的交流与学习,对该秸秆固体发酵生产沼气设备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加料时漏气、反应不均匀等不利因素有了认识和了解。为该小组成员在今后的理论和模拟研究中,更加全面地实现功能协调性以及对边界条件的设定打下基础,提高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有助于后期对该设备的进一步改良。目前,该小组的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