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访义龙鸿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自然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代,处理及回收利用城市的垃圾,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人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那么如何处理这些“资源”呢?我州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资建设鸿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成了贵州省第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垃圾的循环综合利用,让垃圾废物在这里实现华丽“转身”。

2015年2月27日,走进位于义龙试验区郑鲁万工业园区的鸿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首先进入记者视线的是绿树、草坪、假山、水池和高大的厂房。

垃圾运输车来回穿梭着,来自兴义、兴仁、安龙等县(市)的生活垃圾车通过垃圾专运车道后,有序地向垃圾接收系统卸垃圾。被卸下的垃圾,通过吊车倒入焚烧给料平台,然后进入炉排炉高温焚烧,数十分钟后,细小的废渣又随着履带传送入制砖厂。

虽说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与垃圾打交道,但发电厂给记者的初印象,完全没有想象中垃圾场那种臭气熏天,蚊蝇围绕。

随行的发电厂总工程师陈高飞介绍说:“垃圾车进入厂区大门那一刻,就进入到一个全封闭的处理环境。垃圾发酵、焚烧、发电、废弃物排出,整个过程都在封闭室内进行,所以闻不到一点臭味。”

记者了解到,鸿大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是我省重大建设项目,也是贵州省第一个生活垃圾发电项目。项目主要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工艺,用焚烧生活垃圾的热量来发电。项目2013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发电机组总容量18兆瓦,建成后日处理生活垃圾1050吨;一期投资3.5亿元,发电机组容量12兆瓦,日处理垃圾700吨。

据项目总经理助理郭湛介绍,目前,鸿大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发电厂从2014年11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已焚烧处理来自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普安县、贞丰县和义龙新区等地的生活垃圾4万余吨,但由于垃圾量少,现在每天只能处理垃圾500余吨,发电24万度左右。发电已通过110千伏郑屯变10千伏鸿郑Ⅰ回顺利并入南方电网,同时,废渣制砖已进行生产,现在正加紧污水处理厂和厂区绿化的后期完善。

据了解,目前,我州城乡垃圾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露天堆放,生活垃圾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露天堆放,简单原始,目前在一些乡村仍存在。第二种是卫生填埋,采用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工序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同时对填埋气体、渗滤液、蝇虫等统一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目前,全州各县(市、试验区)城镇基本采用这种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卫生填埋规划选址要求高,渗滤液处理难度较高,生活垃圾稳定化周期较长,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性较差,环境风险影响时间长,加之卫生填埋易造成温室气体随意排放、占用稀缺的土地资源,污染问题易引发填埋场周边民众矛盾纠纷等,让卫生填埋成为一个隐形的环境“炸弹”。

如何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走上科学的路子?

据有关资料显示,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国外是一种成熟技术,应用较普遍,国内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垃圾焚烧处理率已占整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的80%以上。

但同时,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投资大,且部分残渣需要填埋,成为垃圾发电项目发展的一个瓶颈。

而作为拥有绝佳气候、生态优势的黔西南州,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攀升,面对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

2011年,我州通过考察,与中德环保(集团)公司建立了联系,并通过到旗下已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参观学习,在实地见证垃圾“变废为宝”后,积极与中德环保旗下的鸿大集团协商并达成投资意向。

郭湛说:“垃圾焚烧发电在贵州是个空白,而黔西南州以及兴义市非常重视,积极与我们沟通协商,当时,我们还担心贵州的工业少,垃圾质量不好,达不到发电要求,但没想到的是,通过试烧,黔西南州的垃圾完全满足发电需求,而且还远远高于发电的要求,一时间,鼓足了我们的投资信心。”

要建厂,资金从那里来?

郭湛告诉记者,鸿大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采取市场运作模式,由鸿大集团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形式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黔西南州各县(市)、义龙试验区政府对企业每处理一吨垃圾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电除能满足企业自用外,全部按市场价并入国家电网,投资企业拥有30年特许经营权,30年后所有设施将交归当地政府运行。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垃圾焚烧发电厂不“饿肚子”,在项目建成之前,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义龙试验区就与发电厂签订供应生活垃圾协议,按时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

2015年,我州又拿出1050万元,用于垃圾收运系统建设专项资金,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又与发电厂签订供应生活垃圾协议,同时,待望安高速通车后,望谟县、册亨县也将与发电厂签订协议并供应生活垃圾。

垃圾可以焚烧不假,但真能发电?

据郭湛介绍,由于国内垃圾分拣处理率低,不利用焚烧发电厂,但鸿大采用逆推式机械往复炉排炉垃圾焚烧装置,特别适合焚烧国内城市的低热值、高水分生活垃圾,且不用分栋。城乡垃圾进焚烧炉后,通过850℃-1100℃的高温焚烧,产生的烟气被热锅炉所吸收,热锅炉变成蒸汽以后,充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同时,焚烧所产生的炉渣则用来制作建筑广场砖。

垃圾变废为宝,企业进驻扩大就业

记者在发电厂了解到,目前,整个鸿大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本地职工占90%,工资2500-6000元不等,他们当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下岗职工,也有附近村庄的居民。为保证项目建成后,能正常运行,发电厂除大量招收有从事此类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外,更面向全州录用大学生,并选送20名大学生去总公司参加管理岗位的培训,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还将有更多的职工参与到电厂的建设和运营。

环保企业进驻,当地群众作何反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离垃圾发电厂最近的郑屯镇绒泥村一组、四组,当地群众普遍反应垃圾发电厂的进驻,路面垃圾明显减少了,环境卫生好了。但同时,也有部分群众担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会污染环境,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高温焚烧垃圾会污染环境吗?

一提到垃圾焚烧,人们都会想到二噁英,那么,焚烧垃圾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吗?

随行走访的郭湛介绍,垃圾焚烧确实会产生有害气体,垃圾焚烧后的烟气主要成分除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氧化合物等外,还有氟化氢、呋喃、二噁英等。而作为环保企业,环保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上,公司则采用旋转喷雾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烟气净化方式。

所谓布袋除尘烟气净化:即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首先进入半干式反应塔。石灰浆制备系统配置好的石灰浆由输送系统送至干式反应塔,石灰浆被半干式反应塔顶部高速旋转的雾化器雾化后,与含有HCL、HF、SO2等酸性气体的热烟气发生化学反应,中和并收捕酸性物质。

反应后的生成物由半干式反应塔灰斗排出,进入飞灰处理系统。携带有大量颗粒物的烟气从反应塔排出后进入后续的布袋除尘器,在进入除尘器前喷入活性炭以吸附Pb、Hg等重金属以及二噁英、呋喃等有机污染物,烟气中颗粒物被布袋除尘器捕集经除尘器灰斗排出进入飞灰处理系统。烟量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介绍到这里,郭湛给记者打起了比方:“通过净化、除尘、脱硫等一系列附属设施处理,让焚烧一吨垃圾所排放的烟量,和烤一串羊肉产生的烟量差不多,而填埋方式造成垃圾自然产生的二噁英,则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所产生二噁英的几千倍。”

记者了解到,为做到万元一失,焚烧发电厂在烟气净化上还采用了实时监控措施,在烟气的出口处,装设有在线监测装置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净化后的烟气中各类物质的含量,数据传送到控制室,供值班人员监测。操作人员根据数据随时进行调整,如数据波动大,系统会自动报警。同时,烟气监测的所有数据同步上传到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测系统,也就是环保部门可以同时看到烟气净化的效果,实时监控。

垃圾焚烧发电让“废物”变“宝”,鸿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成投运,让我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路不再遥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访义龙鸿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