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风电项目的招标和建设一直是业内瞩目的焦点。与陆上风电项目相比,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大,设备可靠性要求高,施工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正因为如此,东海大桥风电项目的进展并不迅速。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位于上海市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1000m以外沿线,全部位于上海市境内。风电场共安装风机50台,总装机规模10万千瓦,预计项目总投资21.22亿元,回报周期在10~20年之间;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25851万千瓦时,出口电力纳入上海市电网。
在去年11月21日的开标仪式上,共有大唐联合体(大唐、中广核、中电投、上海绿能)、三峡联合体(三峡、中海油、申能)和华电集团三家主体投标。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东海大桥风电场投标的三方共八家投资业主中,既有大唐电力、三峡总公司、华电等传统电力大腕,能源巨头中海油也参与其中。
寡头之盟
目前,基本上每千瓦发电能力的造价大约在1万元左右,而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成本更高,由于其支撑结构要求更加坚固,所发电能需要铺设海底电缆输送,加之建设和维护工作需要使用专业船只和设备,所以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一般是陆上风电的2~3倍。
让记者很感兴趣的是,东海大桥项目21.22亿元的投资,对大唐电力、三峡总公司、华电集团都不是一个大数目,为什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抱团参赛”的方式?
10月27日,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同意分别以34%、33%、33%的出资比例组建联合体(公司),三峡总公司作为牵头方,并以此作为代表三方的主体参与投标东海大桥项目,同时就各自优势委派管理和技术人员充实到联合体进行具体工作。
被国家赋予“建设三峡、开发长江”使命的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2005年底总资产超过1500亿元,是以大型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据了解,三峡总公司已决心由单一的水电利用转向以风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开发,已将其新能源战略要地部署在能源紧缺的长三角。“华东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受电地区,将是三峡总公司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区域”,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表示。
2006年2月,三峡总公司在江苏响水的2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刚刚得到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3月又被独家获准在衢山岛以西及七姊八妹列岛海域分期开发海上风电场,项目首期建设规模2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短短数月,三峡总公司2006年的两个大型新能源战略项目已落户长三角。三峡总公司风电规划是到2020年装机达400万千瓦。目前,三峡总公司已组建了长江新能源开发公司,着手新能源项目实施。
素与电力不沾边的中海油加入三峡联合体,而备受关注。参与东海大桥风电场项目的是中海油旗下的基地公司。“海上风力发电将成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展项目”。在中海油上市公司中报发布会上,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说,中海油集团除了计划在东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之外,还会在渤海湾研究海上风力发电,希望海上风电成为中海油的另一重要能源业务。
而以大唐、中广核、中电投等电力强手组成的大唐联合体实力也不可小觑,而且都有发展风电的战略和经验。大唐集团已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内蒙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将风力发电列入发展规划并正在稳步实施。大唐赛罕坝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7万千瓦,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在役风电场。
中电投建设了江苏大丰、甘肃安西两个风电项目,2006年投产3万千瓦,2007年投产15万千瓦,2008年投产12万千瓦。到2010年中电投风电项目投产容量将达100万千瓦。中广核集团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风电项目——吉林大安风电项目一期工程也于2006年11月25日开工,内蒙古灰腾梁、江苏射阳等180万千瓦的风电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有意思的是,可能为与上海拉上“亲戚”关系,两个联合体各自吸收了一家上海企业。三峡联合体的伙伴是颇有实力的上海申能集团,大唐联合体中虽然只有一个上海绿能,但熟悉资本市场的人清楚,中电投是上海电力(5.45,0.04,0.74%)的控股股东,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作为五大发电企业之一的华电集团在风电方面也是雄心不小。目前,华电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项目已部分投产,山东即墨、新疆小草湖、宁夏宁东、内蒙古辉腾锡勒扩建等风电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在2006年12月3日华电集团风电设备采购合同签字仪式上,总经理曹培玺在讲话中说:“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将作为华电集团发展的重点,规划‘十一五’期间公司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000MW,到2020年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000MW”。[page_break]
试验意义
“鉴于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很大,所以大家都采用了联合投标的方式,既可以摸索海上风电的建设经验,又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投资风险,”三峡总公司一位副总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毕竟大家搞海上风电都是第一次”。
海上风电场的优点主要是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而且运输和吊装条件优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年利用小时数更高。东部沿海的海上可开发风能资源约达7.5亿千瓦,不仅资源潜力巨大且开发利用市场条件良好,这是让众多能源巨头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趋之若鹜的关键。
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海风电项目约占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的2%左右,到2020年则形成约1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规模。“开发目前技术已经成熟的风力发电,是符合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对上海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阮前途告诉记者。
上海市位于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冬夏季风影响,上海5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每秒6.7~7.1米。风力资源约150万千瓦,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在新能源规划中,上海2015年以前计划要围垦的0米以上滩涂面积有500平方公里,按每平方公里布置0.6万千瓦风机推算,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潜力可达300万千瓦,按其中一半面积进行规划,可供开发的风资源潜力至少也有15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亿千瓦时以上。
但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确实较大。上海市勘测设计研究院郑磊夫对记者说:“海上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更为复杂,需要在海上竖立70米甚至100米的测风塔,并对海底地形及其运动、工程地质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观测;海上风电场需要考虑风和波浪的双重载荷,对风电机组支撑结构的强度要求更高;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更大,制造技术更复杂,对风电机组防腐蚀等要求更为严格;海上气候环境恶劣,天气、海浪、潮汐等因素复杂多变,风电机组的吊装、项目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维护难度更大。特别是由于我国沿海经常受到台风影响,建设条件较国外更为复杂”。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世界海上风电技术日趋成熟,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但是,“我国尚缺乏海上风电建设经验,海上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以及海上风电机组国产化刚刚起步,海上风电建设技术规范体系也亟需建立。”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