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并网风电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世界风能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已达2.2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当初我们把洋师傅请进来,今天我们走出去当师傅。”一位基层风电技术人员的话,恰是中国风电今非昔比的真实写照。
70年来,中国风电从零起步,从科研试验、示范项目到商业化、产业化应用,中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迂回曲折又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风电连续多年新增装机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风电超越核电,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三大主力电源。
创造像风一样的发展速度
数据能最直观反映出一个行业的变化。
70年前,中国并网风电装机为零。2012年中国并网风电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15年2月,中国风电迎来新的里程碑——并网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
按照世界风能协会(WWEA)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2.21亿千瓦,是世界上第一个风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的国家。
与绝对值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令人赞叹的增速。截至目前,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已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国风速”令世界赞叹。
伴随中国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风电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2015年6月底,龙源电力风电装机容量达1456.9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
受益于庞大的中国风电市场,中国风电整机商也随之崛起。对比历年的装机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早年外资品牌风机垄断市场到中国自主品牌风机一统天下,前后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在全球前十大整机商中,中国企业已占据四席。
培育出世界先进的产业链
不久前,由东方电气集团生产的我国首台10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完成出厂测试,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大功率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
从叶片到塔架,从齿轮箱到发电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零部件制造供应链基地。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完整性、系统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然而,回望来时路,中国风电走过了一段披荆斩棘的拓荒历程。
作为政策敏感型行业,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九五”和“十五”期间,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乘风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国债项目和风电特许权项目,支持建立了首批6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进行风电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其中部分企业掌握了600千瓦和750千瓦单机容量定桨距风电机组的总装技术和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2005年后,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中较为成熟的新能源品种,率先步入了发展的“高速路”,不仅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国产风电设备制造商也迅速成长起来。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风电产业链逐步形成。
随着风电产业链的成熟和装备国产化的实现,风电单位千瓦设备成本已从早期的9000 元,下降到如今的3000多元,有力推动了风电在中国的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作为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创造了我国海上风电机型最多、机型最新、单机最大的纪录。从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东海大桥示范风电场一路走来,10年时间,在一系列海上风电项目的带动下,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也逐步走向完善。
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行业标准。日前,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广东院主编的世界首部海上风力发电场国家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正式出版发行,即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场设计标准的空白。
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平说:“近年来,我国在风机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安装运营、维护管理以及检测诊断等诸多方面通过完善标准,助力突破了卡住中国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了中国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
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发展的新航向
从平原到山地,从高海拔到低风速,中国风电不仅在发展速度上领跑世界,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开始引领全球风电行业新航向。
中国风电起步于“三北”地区,经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快速发展,风电产业从无到有,市场规模成长为全球第一。在中国,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陆上风电的规模化开发应用。
近年来,中国风电行业在国际上创新提出了“低风速”概念,主动向中东部和南方等接近负荷中心的地区进行产业布局。伴随低风速技术的成熟,之前不具备开发价值的低风速地区正成为风电产业热土。
在我国部分地区4.8米/秒的平均风速下,年等效利用小时数甚至能达到2000小时,这一运行纪录打破了国际风电界的传统认知。中国低风速开发正引领世界风电向着更长叶片、更高塔筒、定制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挖掘与优化整合方向发展。
2011年7月,龙源电力成功收购加拿大安大略省99.1兆瓦风电项目,2014年11月,该项目正式投产发电,这是中国发电企业在海外自主开发、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首个风电项目。近年来,诸如此类风电“走出去”的案例不胜枚举。
70年来,中国风电产业从离网型小型风电发展至并网型大型风电, 从引进吸收跃升为自主创新,从大漠戈壁拓展至深水远海,从中国市场走向世界舞台,正以全新姿态开启平价上网的新时代。
风电:从零到领跑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风电:从零到领跑世界
相关推荐
- 山东2025年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光伏0.225元/kWh,风电0.319元/kWh
- 湖北公布2.2GW风、光项目清单!
- 上海电力拟投建900MW风电、光伏项目!
- 推进“AI+新能源”!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文!
-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和风电站发电量已达70亿千瓦时
- 金风科技完成全球在建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风电机组吊装
- 新疆油田阿勒泰吉木乃8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光伏工程和风电(二标)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 招标 | 100MW/200MWh!新疆吐鲁番吐哈油田风电项目储能EPC招标
- 总投资40.89亿元!甘肃电投拟建1GW风光项目
- 统筹发展风电、光伏、水电!青海绿电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方案印发
- 贵州下发1.35GW风、光指标:涉及贵州能源集团、华电
- 习近平:同上合组织国一道实施“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 光伏3.13GW,风电4.36GW!河北第二批81个风电、光伏项目公示!
- 走向世界:文船重工海外风电单桩首船顺利发运
- 大唐青灰岭风电扩建项目首套塔筒顺利发货
- 贵州金元朱仕祥:面对当前电价波动、弃风弃光形势,要主动破局
- 为西藏清洁能源产业贡献力量!黄汉艺到大唐八宿益青光伏项目、昌都运维中心建设现场督导调研
- 海南省长刘小明到大唐海上风电项目调研,强调要将海上风电产业园打造成为零碳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