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抢装潮下风电企业的建设思路

  前言
  2019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通知的下发加速了存量项目的建设进度,2020年国内新的增装机预计超过2015年,创历史新高,并网时点前出现了“抢装潮”。
  大浪淘沙,在“抢装潮”下,在临近电价调整一年的日子里,风电企业如何抓紧机遇,保住电价,稳定收益,将是每一个风电开发商的考题。
  适应环境 明确定位
  12个月内并网的风电项目首先是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项目已经核准、不存在资金问题,林地、土地、生态红线等限制条件也已落实,接入有批复,送出有保障。在此基础上风电开发商需综合内外部环境,找准定位,谋划战略。
  外部环境
  并网条件:相关文件明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但对于并网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电网是有差异的,一些区域要求全容量并网,一些地区则要求1/3容量并网即可。这一差异将直接导致时间节点的建设目标不同。
  建设费用全面上涨:由于大型的风机设备厂家产能在2020年都已接近饱和,机组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同时风机的齿轮箱、叶片等材料明显上涨,大型风机叶片最为紧俏,有的厂商为了拿到叶片,甚至只能自己搞定船舶,从巴西进口叶片原材料巴沙木,提供给叶片厂商加工;不仅如此,由于预计建设容量远高于往期,吊装机械设备紧缺,部分地区的吊装价格已上涨至100万元/台,工程成本明显上涨。
  内部环境
  开工建设前需对建设能力进行评估,具体是评估建设单位对费用、进度和质量的管控能力。尤其是进度控制,相对于核准后两年内开工建设就可保住电价的相对宽松环境,本次更像是到点交卷的考核,由于风电场的建设流程环环相扣,考验工程建设的整体把控,无论哪一块出现问题,都将导致项目无法按期并网。
  当然建设方也可选用工程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开展EPC或者PC项目,并在合同中加入工期考核的条款,保证并网预期。
  风险排查 稳步推进
  在项目建设期间,环境仍在不断发展变化,电力建设者需时刻对风险保持敏感,及时预判项目发展情况,按工期节点稳步推进。
  (1)节点风险
  风电场标准的建设周期是一年,但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施工窗口期因气候限制有明显的差异,东北、西北区域低温期较长,不适合混凝土施工;南方夏季多雨,可提前多上作业面,加强排水工程,并避开多雨期;青海、云南等高海拔区域需考虑施工降效问题,所有工期节点均需结合地域特点安排。
  (2)环保水保风险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新能源项目的环保水保问题已得到社会的全面关注,特别是2019年12月的陕西光伏毁林事件可以看出,严格的环保形式将是新能源建设的新常态。
  (3)征地风险
  征地阻工是风电场建设中最容易碰到,也是对工期影响最大的风险。随着地方居民维权意识增强,如何做好征地工作,协调地方关系,加快工程进度将是贯穿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
  (4)送出风险
  送出工程可分为自建和电网建设,电网建设的送出工程需保证已纳入当年建设规划,并确保完工。自建项目更需提前开展设计、采购等工作。
  (5)供货风险
  由于本年度风机的产能已接近饱和,尚未锁定机型的项目将很难拿到设备,即使已经签订合同的开发商仍需关注厂家的排产期。
  信息共享、及时纠偏
  规模较大的建设集团需共享不同区域的建设及供货情况,建立数据库,从设计招标环节起,开展全国统筹,设备、人员、吊装机械一盘棋,统一调度,争取最大的并网容量。
  为保证最终盈利的目标,应开展及时纠偏工作,不仅是按照节点考核,迅速补位,更是在项目已无法实现并网节点要求时,有快速完善的决策机制,判断是争取早发的电量收入,还是选择暂缓进度,在抢装潮之后,用较低施工成本完成建设。
  通过信息收集、理性判断、分类决策,在行业抢装热潮下我们将冷静思考,着眼长远,立足降本增效,切实保障项目经济效益。
  努力正当其时,建功适得其势。抢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按节点并网不仅能保住项目收益,也可锤炼建设能力,增加装机容量。存量资产将作为企业未来的竞价底气和技改依托,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抢装潮下风电企业的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