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纲
一、新近政策方面
1、风电企业压力剧增
2、2020年成为史无前例的“抢装年”
3、国家有关部门持续推动陆上风电价格退坡等内容
4、整个行业对项目的经济性要求提高
5、对南方地区抢装项目影响很大
二、产业链运转方面
1、疫情影响可能会放大供需矛盾
2、疫情爆发前,叶片、主轴等供应已极为紧张,部分生产任务已有延迟
3、风机产能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供货
4、工期拖延带来时间损失
5、资金链紧张
三、区域分布方面
1、疫情严重地区与我国风电装机重点地区多数重合
2、我国风电开发重心不断向消纳形势较好的中、东、南部转移
3、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也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文章速递
从新近政策要求来看,风电企业夹在平价上网节点与复工延迟因素之间,压力剧增。陆上风电将于2021年起全面推行平价上网,海上风电也可能于2021年后取消国家补贴,平价上网已进入倒计时,因此2020年很可能成为史无前例的“抢装年”。2020年1月20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到了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持续推动陆上风电价格退坡等内容。新建项目如期获得补贴的可能性变得更小,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只能由地方进行补贴,风电大基地项目将会在平价基础上继续下调,这使得整个行业对项目的经济性要求提高。应对疫情方面,2020年1月30日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电力保障服务和当前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电力企业科学确定复工复产时间节点,严禁抢进度、赶工期。由于疫情以湖北省为中心向外扩散,所以对南方地区抢装项目影响很大。如果国家不推迟项目并网要求时间,政策与疫情因素就会叠加,风电制造企业夹在“停工”的命令与“抢装”的要求之间,压力倍增。
从产业链运转来看,疫情影响从供应端开始逐级传递,可能会放大供需矛盾,增大风电项目延期并网风险。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出现问题,进而导致风电机组产量和交付量低于预期。关键零部件方面,在疫情爆发前,叶片、主轴等供应已极为紧张,部分生产任务已有延迟。叶片厂家受物流暂缓、原材料短缺等因素影响,满足抢装需求面临较大挑战。主轴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南、江苏和湖南等地,这些地区的疫情形势较为严峻。进口零部件预计也将出现减产现象。主机制造方面,从2019年开始已出现供不应求,疫情影响会使得风机产能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供货,这也是主要矛盾所在。若主机不能按时交货,风电项目如期并网就会受到影响,或有部分风电场因此失去补贴,风电制造企业经营业绩也将受到不利影响,如广东、浙江、江苏的海上风电在建项目,其进度预计会受影响。施工方面,在建项目一般于春节过后都会快速投入施工,而工期拖延带来时间损失。同时,开发商付给整机商的货款多为分批结算,整机商若不出货就无法收到货款,从而使资金链紧张,连带影响整机商对供应商按期交付货款。据测算,疫情或将影响我国10%~50%新增吊装风电机组。
从区域分布来看,疫情严重地区与我国风电装机重点地区多数重合,若疫情未来发展严重拖慢当地项目进度,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全国2020年新增装机数量。除湖北外,其他确诊人数排前八位的省份包括广东、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山东和江苏,这些省份多数集中在我国中、东、南部。由于近年来“三北”地区弃风限电严重,我国风电开发重心不断向消纳形势较好的中、东、南部转移。2019年四季度,我国中、东、南部地区新增风电并网装机487×104kW,占全国的39.7%;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东、南部地区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6313×104kW,占全国的30.1%,并网总量增长较快。中东部与南方地区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风电产业的重要力量。同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也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其中也包括上述广东、浙江、山东和江苏等省份。因此,无论是从行业发展还是从应对疫情的角度,以上省份都将成为此阶段的重中之重,不仅影响我国风电行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走势,而且关乎疫情阻击战能否成功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