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为纸,产为线,业为笔,牟定县“产业强县”蓝图开启新的征程。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产业发展优势,准确把握“重点开发区域、腐乳地理标志、绿色生态产业、稀贵金属基地、仓储物流枢纽、全域旅游示范”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目标方向,突出“三产并举,三产融合”,努力向“农业富裕农民、工业富裕工人、商业富裕居民”的目标昂首迈进。
项目投资增后劲
冬日清晨,在牟定县新桥镇有家村委会和官河村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内,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十多台大型挖掘机来回穿梭,施工有条不紊。近期,该县33个项目作为全州2021年第四批集中开工项目,食用菌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32.1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4.98亿元。县发展改革局领导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好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创业精神,把更多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争取每个项目都能在县乡落地、开花、结果。”
今年,该县投入沪滇市区镇三级资金2839万元,上海援建镇村结对、村企帮扶项目开工率达100%。投资8000万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投资450万元的戌街乡伏龙基山洪沟治理项目、投资500万元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大村小流域治理项目等水利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为产业强县注入强劲动力。该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抢抓“十四五”规划机遇,加强与省、州对接,实行“一个项目配套一个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张作战图纸、一套优惠政策”“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积极梳理、申报、争取项目,一批批单体投资大、项目质量高、惠及群众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生根。目前,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98亿元,增长25.7%,谋划提报“绿色+”“特色+”“互联网+”“旅游+”等入库项目2454个,概算总投资4639.55亿元。
绿色农业成规模
“今年,我家种植烤烟108亩,除去农药化肥成本外,烤烟纯收入达17万元,烤烟让我们村好多人家都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面对好收成,新桥镇烤烟种植大户孟春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烟叶生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传统支柱产业,该县在共和、新桥、江坡三个乡镇烟叶主产区,推行“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精耕模式,全力打造“万亩乡、千亩村、百亩组、十亩户”示范区,倾力浇灌支柱产业“黄金叶”。
在江坡镇乐利冲、柜山、和平、高家等村委会,每年初秋,家家户户紧锣密鼓地忙着采摘江红李。乐利冲村村民李显美热情洋溢地告诉笔者:“我们与当地大企业云南圣谷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李子收购合同,当天的鲜果当天收购、就地装箱,运往香港、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圣谷公司把剩余的李子做成果脯在线上线下齐销售,江红李供不应求,我们不愁卖。”江坡镇依托本地龙头企业云南圣谷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带大户、大户带散户,推行“产业+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实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订单加工”多元发展,开发出果脯、李子酒等畅销系列产品,带动当地江红李产销两旺。同时,周边农户纷纷到公司务工,每年用工100余人,务工收入达6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舞活新市场,开启双赢致富路,这是滇中牟定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而在凤屯镇的田丰村委会,平缓的山坡上,一片片分布整齐的蓝莓苗格外引人注目。每株蓝莓上均分布着1根主管和4根深入盆内的细管,植株茁壮成长,根下却没有一粒土。该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李金涛告诉笔者:“这片350亩的大盆无土栽培蓝莓,利用滴灌技术进行水肥智能化管理,市场前景好,明年种植面积计划扩大至400亩。”
近年来,该县着力打好绿色特色食品牌,实行龙头企业建基地、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家庭农场经营、大户种植、外商租赁等新型经营主体模式,重点抓好共和、新桥、江坡10万亩产业园区建设、戌街特色果蔬示范园区、昆(明)—楚(雄)—大(理)和楚(雄)—姚(安)高速公路沿线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带和新甸冷链物流示范园区建设,千方百计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为擦亮“产业强县”品牌赋能。目前,该县已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37个、认定家庭农场74个、种植养殖大户350户,确保“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全县有24家企业127个农产品,注册商标33个。
绿色能源强动力
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34万千瓦以上,实现绿色能源产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目前,牟定县20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规划区域已累计完成财政投入0.53亿元。入驻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687家,其中,2020年入驻12家。在此基础上,该县推行“优环境+N”的优质服务模式,凝心聚力“筑巢引凤”,先后有业胜公司等累计投资14.84亿元的5家重点企业落户牟定,开始“入巢孵蛋”。同时,该县围绕“一县一业”发展思路,多举措打造“牟定腐乳”百年品牌,今年9月,牟定腐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筹建。目前,该县共有腐乳生产加工企业17家,年产量达6200吨,产值达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县腐乳产量将达5万吨以上,实现产值达10亿元以上。
今年,该县27户规模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39.9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加值增长14.8%;完成工业投资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8.77亿元,增长15.2%,占GDP的比重达49.7%。
在连绵起伏,峰峦叠翠的安乐乡中峰山片区,一排排风电机组错落有致、欢快运转。中广核新能源云南分公司牟定风电场场长李建恒告诉笔者:“今年以来,我场共上缴税金6410.12万元,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约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1万吨。”目前,全县风电、光伏总装机规模27万千瓦,去年,全县绿色能源产业产值达4.8亿元,力争到2025年,新增绿色能源装机规模107万千瓦,全县绿色能
电商物流添活力
牟定县新桥镇云龙片区的软籽石榴种植基地今年开始尝试通过抖音等平台推介石榴等当地特产,吸引粉丝下单、采购。带货主播李会琼说:“通过直播带货,在帮助村民们销售农副产品的同时,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县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农产品,我感到非常高兴。”
产业大发展,电商来助力。“今年的第一批石榴是7月底开始采摘的,斤价平均在10元钱左右,产量达150多吨。主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货品主要销往河南,涵盖全国各地。我们的石榴质优价稳,在‘拼多多’上也很好卖。”面对产销两旺的态势,基地负责人范涛开心地娓娓道来。该县还将牟定腐乳、民族民间刺绣、云南红梨、石榴、江红李、果脯、花卉等多种农特产品纳入“茅阳彝韵”区域公共品牌系列,借助淘宝、天猫等著名电商平台进行联动运营,推动电商物流强势发展,让“指尖销售”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该县自2018年被确定为电商示范县以来,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典型引领、注重实效”原则,全面实施“互联网+”战略,以县域分拨中心为枢纽,乡村物流配送服务网点为末梢的物流服务体系,县级财政统筹投资1163万元,助力跨境电子商务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网络交易体系,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快速增长,快递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前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已建成县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1个、乡镇物流站7个、村级物流配送点50个,整合快递物流企业11家。今年1至9月,全县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1832万元,增速位次居全州前列。
该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负责人王琦告诉笔者,物流配送体系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既发挥了电商服务中心作用,又打通了农产品上行通道,利用物流企业的高效配送,为“产业强县”增添魅力。
“大健康”产业显魅力
聚焦“健康中国行”惠民主题,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化佛山庆丰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化佛山国家A级旅游区1个、彝和园AAA级旅游区1个、民宿客栈1家。完成“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化佛山景区5路、彝和园景区4路旅游慢直播建设上线;完成一部手机游云南旅游投诉系统管理工作;完成218家企业的诚信评价上线和旅游厕所、景区停车场位置的定位上线工作,让乡村旅游步入智慧化的“快车道”。
该县利用“互联网+”模式,着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赛事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健身休闲旅游。目前,共建成体育场地286个,组建50余支健身队伍,建成城乡全民健身路径107条,全民健身晨晚练点28个;拥有篮球、羽毛球和太极拳 “三大活动项目品牌”。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17个分会项目年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360余场(次)以上;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10.5万人(次)以上,占人口比例的52%。84岁的县太极拳分会会长董运钦感慨道:“这几年,全民倡导‘大健康’,周边环境干净整洁,配套设施不断升级,我们老年人锻炼有了场所,活动有了场地,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沿着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牟定县描绘的一幅幅“产业强县”壮美新蓝图,正在开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