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新疆哈密:十年耕耘 “风光”无限

如今,哈密依靠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初步实现了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而新能源产业的加速扩容,更是带动了哈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崛起,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在哈密十三间房风区,今年8月,8台6.25兆瓦风电机组实现并网运行,标志着新疆陆上风力发电机开启大容量时代。哈密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开君说:“相较于原有的33台1.5兆瓦机组,风能利用率提高了40%,土地集约利用率得到进一步增强。”

1272E在十三间房风区,正在进行风机塔筒吊装工作。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大功率风电机组将成为哈密后续集中连片规模化风电项目的主要机型。在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总装车间,记者看到,有6个工位正在同时组装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企业全年计划生产106台。

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岭说:“随着5兆瓦和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推出,整体建设成本会压降20%左右,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专有技术、装配能力和配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风机核心组件吊装。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秦岭所在的企业是首家落户哈密市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十年来,该企业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组容量越来越大,在一系列技术革新的加持下,所研发的风电机组与哈密丰富的风力资源实现了有效结合,让风电开发企业成本得到了大幅下降。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密市引进了以金风科技、中车能源、海装风电等13家国内风电行业领军企业,主要装配件本地化生产率已达70%以上。中材科技(伊吾)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装备开发工程师李兴东说:“目前产出的风力发电叶片是陆地最大兆瓦数的叶片,能达到6.7兆瓦,它的长度是93.2米。”

在中材科技(伊吾)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子毅摄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今年前8个月,哈密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15.7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生产风电整机258台,同比增长3.1倍。在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哈密市正在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忠良说:“目前哈密已经成为新疆产业链最全、风电装备制造产能最大的风电装备产业制造基地,预计‘十四五’末,新能源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

自2003年建设至今,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以新型综合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和服务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目前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哈密新能源产业用十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蜕变,是国家新能源产业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加上自治区的持续高位推动,以及新能源企业自身的努力与创新,给哈密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哈密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不断促进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努力打造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

今天的哈密“风光”无限好,奏响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最强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密新能源产业也将加快步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新疆哈密:十年耕耘 “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