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新能源“双雄”之一的风电,有哪些远虑与近忧?

01新能源“二哥”

【1】“名不副实”的称号

先来看数据对比,在我国的电力装机结构中,风电占比13%,仅次于水电,高于光伏的11%;在2020年的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占比37.55%,名列第一。然而资本市场却偏爱光伏板块,风电一直是绿叶般的存在。市场已经把这种偏好演绎到了极致,而风电至今没有诞生一家1000亿市值公司。

图2:2019年我国电力结构,资料来源:中电联

为什么风电明明也有格局,却被资本忽略?我们总结了市场关注的几个点,供各位参考。

其一,从技术和规模出发,光伏是优于风电的。

图3:2020年欧洲市场风机市场份额情况,资料来源:ENERCON

其二,风电技术更新速度慢,过去十年的风电的降本幅度远不如光伏,这也是风电被众多投资者诟病最多的地方。

如果说光伏降本的速度是运动员百米冲刺,那么风电的降本速度就像是马拉松比赛,前路漫漫。

图4:度电成本变化趋势($/KWh),资料来源:IRENA

其三,风电投资大,占用土地广,资金要求较高。

这就代表风电基地同时需要土地审批、线路外送等跨部门协调,天然适合大型电力央企集团化开发,不是一般民营企业可以染指的。

图5:2019年我国风电装机前9大均为央企,资料来源:各集团公告

最后一点,风电的运输和安装远不如光伏方便。以上种种,也难怪逐利的资本市场一直把风电撂在一边。不过最近风电市场走到了舞台中央。

【2】 重启价值回归之路

市场缘何一下子宠上了风电?

首先,肯定是有因为觉得新能源中的光伏和锂电估值都太贵,资金轮动到更为便宜,但也有长逻辑的风电板块。

但抛开基本面空谈估值就是耍流氓,而基本面就要从一则消息说起,最近福建省放了一个大招——漳州市提出50GW海上风电大基地开发方案,整体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

先说50GW的装机量是什么概念?这是2020年风电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二,超过2018年和2019年新增装机的总和。更让人意外的是,上述大基地方案比2020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还要多(48.2GW)。

等到漳州海上风电全部建成后,其年发量将达到2000亿度,这已经超过福建目前所有的煤电发电量,甚至接近了福建省2020年全社会2483亿度用电量。

风电一下子,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02重新认识风电

【1】全球风电规模化应用简史

不可否认,风电是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之一,已在世界大范围使用。风力发电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步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欧盟进入风电规模化阶段,之后美国,以及中国、印度都先后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

早在2009年,全球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就达到了1.58亿KW,风电成为继水电之后,第一个超过亿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这一年,光伏还是不起眼的小跟班。

不管是本世纪初还是现在,主要发达国家都很重视风电的运用,美国能源部早在2008年公布的计划中,就提出了2030年风电装机达到3亿KW,,目标将满足美国20%的电力需求;德国最新修订的《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德国海上风能法》规划在2030年前,实现陆上风电装机量增加71GW,海上风电装机量增加20GW的目标。

【2】光伏有分布式,风电有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的历史,从时间上看,我国从2011年才开始布局海上风电,起步就已经晚了一大截。而且在2014年之前由于行业缺乏相关政策配套衔接,海上风电的发展进度非常缓慢,当时连“十二五”规划的目标都没有完成。直到2014年后,在政策的推动下,海上风电开始进入发展轨道。

图6:我国海上风电历史吊装容量(GW),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但是,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风险多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海上风电的发展。一是海上风电本身建设成本高,二来规模也没有形成。

这就导致在所有新能源发电成本里面,海上风电成本是最高的。

图7:我国各种发电方式综合比较,资料来源:锦缎研究院整理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现阶段海上风电整体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为35GW,在总装机中的占比仅为6%。

但是,能源革命注定是一场长跑赛,短期的成本因素并不影响其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长期价值。拿光伏产业来说,虽然现在光伏达到平价阶段,人人称好,可当初光伏的装机成本和度电成本也是高的离谱。

图8:全球陆上/海上风电装机情况(GW),资料来源:GWEC,东北证券

结合我国的地域特点,首先,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先天资源禀赋突出。根据中国风能协会评估,我国海上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超过3500GW,远超陆地风电,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沿岸。而这几个省本身就是用电需求大省,长期需要外省的电力输入,海上风电和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可以说是最佳拍档。

其次,海上风电与“西电东送”的水电可以在出力上形成季节互补(今年缺电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西北地区水电出力不足)。

最后就是海上风电自带运行效率高、输电距离短、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总而言之,大海有着更多的绿色电力等待我们。

图9: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让人振奋的消息是,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出台的能源“十四五”规划中都将海上风电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提出的装机目标均较现有规模成倍增长。

图10:部分省份的海上风电规划,资料来源:东北证券

投资者自然会有新的疑问,成本并不占优,且陆上风电到今年底就全面取消补贴,海上风电也将在2022年取消,届时风电将迎来无补贴时代,未来如何自力更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新能源“双雄”之一的风电,有哪些远虑与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