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矛盾爆发之际,欧盟因为天然气储备的“囊中羞涩”,迟迟没敢使出全力对付俄罗斯。当地时间2月25日,欧盟官方宣布了针对俄罗斯航空业、银行业以及炼油行业的打压措施,唯独没有提到自家的短板——天然气行业。
此外,德国还坚决反对将俄罗斯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SWIFT),因为担忧此举会影响俄德的能源贸易结算。数据显示,欧盟每年有4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供应。此外,每年还有400亿立方米天然气要“借道”乌克兰完成进口。
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个不停,再过一段时间,可能欧盟天然气就要面临“断供”的局面,估计这就是欧盟想着打压俄罗斯却又“变怂”的原因。
就在2月24日,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的基准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盘中一度涨超60%,收盘报价118.5欧元/兆瓦时,距离这一天然气期货品种价格的历史高位仅剩33%的距离。
天然气影响的主要是供电的问题。欧盟的电力供应紧缺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最根本原因还是其过于激进的能源转型政策。欧洲风能协会(Wind Europe)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风电装机容量规模达到17.4GW,同比增加了18%,装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欧盟的风电装机容量为11GW,远远低于此前欧盟制定的风电装机目标。
按照欧盟的想法,为了推动节能减排,2030年他们要实现可再生能源40%的目标,为此每年就需要增加30GW的风电装机。今年1月,法国电力公司将其2022年的核电产量的预测下调了约9%至295-315TWH。这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力供应公司(指法国电力公司),在2022年供电规模或将创下30年来的最低水平,浙江再一次考验欧洲的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