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国网河南驻马店供电公司:建“空中通道”助“大风”起航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10月23日,在泌阳县下碑寺乡境内尖山附近的一处丘陵上,一幅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两名施工人员站二十多米高的杆塔上,配合着现场施工负责人的指挥和塔下十几名工人的操作,有序地进行着杆塔导线展放工作。

“这是尖山风电场110千伏送出工程的第129号杆塔,趁着这两天天气晴好,我们正在抓紧对已吊装的杆塔进行放线工作。”工程项目负责人、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刘建伟介绍道。

华能驻马店口门尖山风电项目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和泌阳县,装机容量共计10万千瓦,总投资约9亿元,是河南省重点项目。其中,项目送出工程由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承建,工程新建一条110千伏送出线路,送出线路起于华能驻马店口门尖山风电场110千伏升压站,止于驻马店电网220千伏瞿阳变,送出线路全长约52.6公里,全部为架空线路。

为加快华能驻马店口门尖山风电项目送出工程进度,确保风电场项目尽快并网发电,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把该工程作为“第一号”重点建设工程,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开工前期面临的两项最大难题就是征地青赔协调和施工道路问题”。刘建伟说,该工程共需新建杆塔168基,工程永久性占地、树木清理、青苗赔偿等涉及三个县区、七个乡镇、八十多个村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沿线群众的理解配合,他和项目部几名同事深入各个村委挨家挨户走访协调,向群众耐心解释国家政策及新能源建设带来的好处,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山区施工,进场道路是一大难题。该工程除了60%位于平原地段,其余40%都处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其中位于山上的杆塔就有16基。工程建设伊始,项目部在对进场道路进行精心设计后,先后投入多台施工机械,对道路施工进行开拓。

在去往山顶的路途上,记者看到,这些临时道路大都呈现“之”字形回旋,坡度基本在四十度以上,有些地段坡度甚至达六、七十度,宽度仅能容下一辆车通过,现场沟壑泥泞,人空手走上去都累得气喘吁吁。

“山上很多基坑点,由于运送塔材的施工车辆无法进入现场,那些重达十几、几十公斤的塔材都是由施工人员肩扛手抬几百米运送上来的,塔材全部到位后再进行现场组塔。”据刘建伟介绍,在平原地带一基杆塔一天就能组立完成,但由于山区人工运送塔材费时费力,组好一基杆塔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有时甚至七、八天时间才能完成。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6月份以来,阴雨天气多发,施工现场车辆、机械通行更加困难,严重阻碍了施工进度。为方便施工机械进入,项目部对部分施工道路采取了敷设路基箱、钢板,确保不误工时;同时,为加快工程建设,项目部在土建施工阶段将施工人员分成8组,采取“多点开花”的方式分段作业。在山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每天天不亮就从十多公里外的项目部出发赶往施工现场,直到夜晚才下山,有时为了完成当天基坑浇铸任务,甚至加班加点工作到半夜。

在位于山顶附近的167号基坑前,记者看到,几名工人正站在深达4米左右的基坑内辅助进行基础浇铸。由于山高坡陡,基坑附近没有适合搅拌混凝土的地点,工程铲车需要从距离基坑二百多米的地方把混凝土一铲一铲地运送到基坑前,一个基坑需要往返四十多次才能浇铸完成。

“像这样的基坑大概还有十多个未进行浇铸。目前,除了林地和山地,位于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基坑已全部浇铸完毕。按照公司领导要求,华宇公司施工人员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拼搏精神,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程11月底前按期投运送电。”刘建伟说。

据了解,口门尖山风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2.3亿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将进一步改善当地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供应,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国网河南驻马店供电公司:建“空中通道”助“大风”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