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首批32家精选层企业都已经完成公开发行,7月27日将集体挂牌上市,然而,有一家企业还处于问询阶段,没能搭上这第一趟精选层挂牌“顺风车”。
让人意外的是,这家企业早在10年前就曾冲刺中小板IPO,首次IPO受挫后,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又卷土重来再度冲刺IPO,但相关IPO申请未获监管部门认可,最终“铩羽而归”,后于2014年挂牌新三板。
这家企业就是佳力科技。佳力科技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企业,专门从事风电设备铸件、石油化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石油、化工、民航、国防、战略储备等行业。佳力科技目前拥有佳力风能、佳力防爆车辆、佳力德国等5家境内外子公司。
两次IPO被否之后,佳力科技能否通过进入精选层实现“曲线上市”?十年后的佳力科技,对于进入精选层,又多了哪些底气?
持续经营能力还会成为软肋吗?
2010年6月,佳力科技首次申请中小板IPO被否,关于被否的原因,证监会在2010年8月9日公布的《关于不予核准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决定》指出,佳力科技的主要产品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相关产业政策不符;自2008年以来,主营业务订单和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2008年到2009年新签风电设备铸件订单从29124吨下降到19675吨;产能利用率从88%下降到54%。因此,该情形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即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影响。
在2011年11月,佳力科技再度提交上市申请,虽然这次佳力科技将自己“包装”成在风电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市”成长的优质企业,但还是难逃被否的命运。持续盈利能力依然是这次IPO被否的关键原因。
招股说明书显示,佳力科技2008年至2011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3.84亿元、3.26亿元、3.65亿元和3.10亿元。尽管佳力科技从2009年后开始显现出增长态势,但其2009年和2010年的营收都未能超过2008年,从2011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来看,要超过2008年也至少需要在四季度获得7400万的营收。
除了营收之外,在利润上,佳力科技的表现也不佳。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年至2011年前三季度佳力科技利润为4088.52万元、4017.63万元、4519.98万元和1782.00万元。也就是说,2011年前三季度的利润水平,还不足前三年的50%。
两次IPO被否之后,2014年,佳力科技转战新三板,并于5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3月,佳力科技公告称其精选层挂牌申请获受理。其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9年,佳力科技的营收分别为2.16亿元、3.31亿元、5.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4.9万元、-1898.63万元、4822.9万元。
其2019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分别为3871.79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8%,符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挂牌公司进入精选层之财务指标(一)的要求。
两次IPO受挫都是因为持续盈利能力不佳,那么佳力科技冲击精选层还会因为这个原因受到影响吗?
事实上,在第一轮问询的时候,股转公司就提到了持续经营的能力,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所处风电设备配件制造行业历史经营情况存在较大波动;
2、在风电项目大型化的行业背景下,其主要产品的适配领域集中在较低单机功率机组;
3、佳力科技报告期内筹资活动现金始终处于净流出;
4、佳力科技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5、佳力科技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借款;
6、佳力科技报告期内存在重大资产处置情形。
目前佳力科技已经进入到第二轮问询阶段,在第二轮问询中,股转公司提到了首轮问询未回答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了上述提到的持续经营能力,也就是说,截至目前,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复。
受补贴影响 风电行业只是短期回暖?
从公开发行说明书可以看出,目前佳力科技的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铸件。在2019年之后,该业务占比就达到了80%以上,也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2019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对2018年底前已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核准时的上网电价;2022年及以后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的指导价。
受此政策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底前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将掀起“抢装潮”,风电行业上市公司在2021年底之前业绩将大幅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1-5月,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4.9GW,同比下降28.78%,然而风电行业各产业链的需求依然旺盛,由于“抢装潮”带来的巨大增长动力,风电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预告大多同比增长。
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7月22日,15家风电公司发布了半年报业绩预告,预喜率达86.67%。其中5家公司预计利润翻番,5家公司预计利润增长介于50%至100%。
而下游“抢装潮”的开启,也为上游产业链带来了利好消息。天风证券研究发现,风电抢装期间,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厂商议价能力较强,龙头企业具有产能优势受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8家主要风电零部件企业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5家企业利润翻番,3家企业利润增长保持在70%左右。
在风电行业高景气度下,产业链多家公司选择顺势扩产。以天顺风能为例,其先后对太仓、包头、珠海生产中心进行改扩建,产能大幅提升至55万吨;还有在风电铸件领域与佳力科技存在竞争关系的日月股份,2020年1月,日月股份公告称,拟公开发行12亿元可转债向全资子公司日星铸业提供借款,用于年产12万吨大型海上风电关键部件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但风电行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产能过剩就是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抢装潮”过去之后,过剩的产能如何消化,风电铸件企业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吗?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抢装会导致未来需求透支,此前在2015年,风电行业就出现了一次“抢装潮”,导致2016、2017年风电新增装机市场出现连续两年下滑,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突破彼时的装机峰值。经历了今年的强抢装后,未来几年风电装机市场或许不容乐观。
在手订单充足但客户集中度高
从佳力科技近三年的业绩情况来看,其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以及风电“抢装潮”的影响也很明显。2019年佳力科技业绩突飞猛进,这一问题也受到了股转公司的问询。在回复中,佳力科技称,在2019年的“抢装潮”下,受益于主要客户金风科技与明阳智能新增装机容量的大幅增加,公司的采购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在生铁、废钢等原材料价格已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金风科技、国电联合等主要客户也提高了铸件产品的采购价格,因此,2019 年对上述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公开发行说明书披露,目前佳力科技在手订单饱满。2019年12月,佳力科技与金风科技签署供货框架合同,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为金风科技提供2MW-6MW的风电设备铸件,合同金额为5.83亿元,其中2020年1-3月已交付并确认收入0.28亿元;就在同一月,佳士科技还与国电联合、明阳智能等主要客户签署销售框架合同2.48亿元,其中2020年1-3月已交付并确认收入0.16亿元。
虽然在手订单充足,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佳力科技的营业收入也有一定的下滑。根据佳力科技发布的公告,其 2020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6342.82 万元,同比下降 33.20%。而同样受疫情影响的同行可比公司日月股份,2020 年第一季度却实现营收 8.33 亿元,同比上升 23.61%。
此外,佳力科技还面临着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2019年,佳力科技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当期收入的比例高达84.50%,其中仅金凤科技一家企业在其营收中的占比就将近50%,从其2020年的在手订单也可以看出,其中有5.83亿元都是来自金凤科技。
尽管手握大量订单,而且背靠着国内风电行业核心企业,但过度依赖单一客户也让投资佳力科技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佳力科技这两年的快速发展跟政策补贴变化带来的风电“抢装潮”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当然,这波热潮短期内还将让佳力科技受益,但其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佳力科技还能顺利闯关精选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