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酝酿,分布式光伏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融资环境的改善,企业重视程度的增加以及行业运营经验的完善,都为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接近20GW,同比增长超过350%。在全部新增装机中的占比超过36%,相较2016年提升了23%以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光伏产业搭乘政策春风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补贴拖欠、行业标准欠缺、运维体系不健全、产业技术亟待创新等因素纷纷制约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给企业和用户带来潜在风险。
光伏补贴拖欠愈演愈烈
不难看出,具有社会、环境、经济等综合效益的光伏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然而,光伏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足,导致补贴资金缺口明显,多数发电项目难以及时获得补贴,从而增加了全产业链的资金成本,影响产业链正常运行。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员王斯成介绍,截止2016年底,风电和光伏补贴拖欠资金已经达到500亿元,最长拖欠周期3年; 根据不完全统计,各个光伏企业被拖欠补贴资金少则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如果按照2020年光伏累计装机2亿kW ,则补贴资金缺口将超过3000亿元。
以2013年11月并网的10MW全额上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2013年9月1日前备案)为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594号),上网电价为1.15元/kWh(含税),首年满发小时数1400h,动态投资约9000元/kW,长期贷款比例70%、年限15年、利率6%,短期贷款利率5%,补贴拖欠已经三年。
原测算的项目全投资收益率为12.0%,资本金内部收益率22.7%。而实际上项目补贴已经拖欠三年,原来估计的现金流整体延后,并且前三年现金流为负、需要流动资金补充,产生占用流动资金利息。经测算,项目全投资收益率为9.8%,资本金内部收益率14.4%。根据这个案例,补贴拖三年,相当于电价降了0.19元/kWh。
在这种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改善补贴拖欠的问题。
措施一: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众所周知,国家对光伏进行补贴是为了促进其快速发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光伏产品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助推光伏早日实现平价上网。随着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逐年下调,每年电价补贴资金的增长幅度将会降低。这不仅减轻了财政负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光伏发电补贴不足的矛盾。近十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我国整个光伏系统的价格从十年前每瓦60元左右,下降到现在每瓦7元,相应的光伏电价下降了76%。
据相关部门测算,如果组件价格能够降到2.5元/瓦,光伏发电系统价格降到6元/瓦,辅之以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应用侧创新,一类电地区的招标价就可以做到0.38元,实现平价上网。光伏一旦能够平价上网,那么就可以脱离补贴了。
综上所述,随着补贴的逐年降低,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还将加快,度电成本将会逐步下降,光伏发电企业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有助于补贴拖欠问题的解决。
措施二:
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2016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每千瓦时1.5分提高到每千瓦时1.9分。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就目前而言,要想解决补贴拖欠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水平,并保证全部电量足额征收,以确保补贴资金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如果按照要目前每千瓦时1.9分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2016年应当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大约在800亿元左右,与当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基本相当,但实际征收的数额远低于这一数字,这也是导致补贴缺口不断增大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财政部门已建立委托电网公司代为完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支的相关制度,督促电网公司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基金代征职责,及时足额征收。另一方面要按月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及时全额办理结算,中央财政按程序再与电网公司办理相关结算手续。
措施三:
利用绿证解决光伏补贴拖欠顽疾
从7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开始出售。我国首个挂牌出售绿证的光伏项目为“青海大唐国际共和一期2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发电项目”,挂牌单价772.3元,此次挂牌数量为3223个。绿证就是一种可交易的、能兑现为货币收益的凭证。其中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证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
“2018年有可能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如果强制对象是燃煤电厂,这将会征集到足够的资金,弥补补贴资金缺口。”王斯成表示,比如火电,每年国家电力消费6万亿,65%是火电,就是4万亿,4万亿的15%,强制配额的话,一年可以征集到1200亿。每个绿证就是2毛钱,那么就能征1200亿。如果10%的强制配额能够征800亿,5%的强制配额也能征400亿。
而绿证最大的好处就是无需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由各类市场主体根据能源转型的要求自发进行利益分配,避免了补贴缺口越滚越大。同时也解决了补贴多少合适的问题,因为绿证的交易价格由买卖双方自主决策,成交价格就是最合适的价格,不存在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避免了政府定价产生的矛盾。如此,绿证的出现也可大大减轻补贴的负担。
质量层次不齐 行业标准匮乏
此外,户用市场缺乏标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也是行业人士非常担忧的热点问题。
根据相关检测数据显示,高衰减率组件等频发的质量问题正在我国西部光伏电站蔓延。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曾公开表示,在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用设备检测发现,结果显示建成3年以上的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其中包括缺陷水平较高、串并联损失严重、质保不能得到保障、差异化质量问题等。
目前,我国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寿命是25年,其中光伏组件一般质保10年,逆变器质保5年。但一些企业以次充好、夸大宣传欺骗用户,造成实际的光伏系统收益及投资回收周期与宣传严重不符,挫伤了部分百姓的安装积极性。而这一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目前行业标准规范的缺失与落实不到位。王勃华就曾表示,虽然相关政府机构也制定了相应政策来规范行业发展,但家用光伏标准制定和准入门槛亟待出台。
要解决标准化问题,首先要加快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填补产业标准空白,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产业规范发展的作用。其次,加大宣贯推广和实施应用,联合各方开展标准复合型评价来建立家庭户用、光伏系统合作供应商制度;第三,加强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和统筹协调发展,包括支撑政府标准体系建设,后续要结合各个级别的标准来做一个统筹的规划和发展。
对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早已在2017年9月正式发布了6项协会标准,主要是涉及组件以及组件相关的材料标准,在10月1日已经正式实施标准项目清单。“未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加快开展户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标准研究工作,不断探讨、研究包括户用光伏系统在内的分布式光伏标准体系。还将陆续围绕屋顶情况、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运行维护、安装外观要求等方面,制定出台相应的项目准入和技术标准,以规范光伏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筠表示。
运维体系不健全 缺乏智能化管理
后期运维,不单单是产品在质保期的质量稳定运行,过了质保期之外,也要考虑整个全生命周期的一个智能化的运维需要。目前,随着建设数量和容量的快速增加,光伏发电遇到运维管理和效率提升等热点、难点问题,传统运维管理方式将逐渐不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光伏电站的售后服务和维护越来越重要,建立与完善智能化运维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相关规划,未来5年,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都将保持在20GW以上的水平,光伏运维市场每年将维持4-9亿元不等的速度增加。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3亿千瓦(130GW),其中,光伏电站1005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66万千瓦(29.66GW)。截止2017年国内分布式光伏运维的存量市场规模已达到20.76亿元(以运维成本每瓦0.07元计算)。某行业研究中心预计,到2020年,国内光伏运维市场规模将达到76.62亿元。
虽然运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户用系统的分散、传统运维管理方式与行业发展不匹配、运维标准亟待建立、运维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成了光伏运维中的难点,同时,分布式光伏电站故障定位相对困难,售后响应和故障处理的及时性也较难保证,运维的滞后降低了部分用户的积极性。对此就需要依靠智能化的平台进行解决,智能化的提高运维质量,此时搭建网上监控平台对整个户用系统就非常的关键。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光伏电站运营系统的融合,实现光伏发电智能化,将显著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厂商,率先将27年积累的数字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与光伏技术跨界融合,基于让电站更简单,全数字化的理念,推出领先的FusionSolar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华为融合智能数据采集、高速通信和云计算技术,帮助电站实现全球华自动营维的理念被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带领行业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加入到运维队伍中。华为智能光伏业务部中国区解决方案副总工程师王鹏曾表示:“只有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才能真正提升电站的运维效率。”
除华为外,三晶电气推出的“共享运维”也可以提高运维效率,完善智能化管理。共享运维是提供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服务,线下是对第三方的服务商进行培训,培养服务商对基础问题的维护;对于线上,是进行撮合。客户可以发送一个订单到平台,说明地址和出现的问题,平台就会派送共享运维的工程师。这样,可以达到运维成本的最优化,电站收益的最大化,也就解决了分布广、服务不及时且运维成本过高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进行运维知识的普及化以及本地化,加强对百姓运维知识的灌输,让百姓对整个系统有初步了解,对简单的运维工作能做到自己现场处理。这样,就可极大的缓解运维的一些压力。
贸易纠纷不断 “走出去”困难
我国光伏产业连续五年领跑全球市场,彰显出我国对全球光伏市场具有极大的掌控力。但其他国家光伏市场则处于萎缩阶段,如欧美、日本等不断有企业宣布破产。据报道,2017年日本的光伏企业倒闭数达68家,为历史新高。
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发布公告,建议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70%的从价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税,为期200天。
1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全球光伏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的建议,美国将对进口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为期4年的保障关税,首年税率30%,随后每年下降5个百分点,第四年税率为15%。
目前,以我国光伏产业对全球市场的掌控力,依托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个别海外市场的关闭并不会对整个行业形成较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大部分国家都开始对中国进行“双反”等贸易措施,那我国的光伏产业将难以持续性发展。贸易摩擦的频发,阻碍了我国光伏“走出去”的步伐,也将导致全球光伏应用成本快速上升,不利于推动全球光伏应用。
在此情况下,我国光伏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国际新兴市场,降低对个别市场的依赖程度;一方面需要研发最新的技术,降低成本,用强大的竞争力作为自己的“敲门砖”,延续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利用贸易大国地位,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加强国外价格监控机制,向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更多信息。需要政府通过一些平台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公示,做出预警措施,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价格,进行报价调整,避免反倾销调查;扩大内需,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2)从行业层面来讲,发挥行业作用,加强管理。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企业、对价格的监管,及时对价格越界的问题提出预警,确保出口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从而规范企业的行为,将被起诉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应诉企业进行帮助,鼓励企业积极配合。
(3)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方面,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应诉。积极应诉对被调查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我国企业不能一味地逃避;不断加强创新,提高我国产品技术水平。企业应该不断地加强创新和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上游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摆脱在原材料上对国外的依赖,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提高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另外的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地开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使出口分布更加合理分散,从而在欧美市场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对于以上所有在光伏行业内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晰地注意到,在这一领域,企业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普通老百姓,是光伏产业下游各类用户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市场。我们必须从市场发展的初期就倍加珍惜和爱护,使之得以规范和健康发展。在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要深练内功,改进优化,不断提高光伏系统的质量,让消费者切实从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中获得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真正做到用户体验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