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业内人士一直担忧着光伏产业的再度过剩,但当这种过剩真的再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严重程度还是让人心惊。据中国光伏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领域都呈现产能过剩迹象。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技术突破或成光伏产业“救世主”
2011年的光伏过剩,导致如日中天的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光伏巨头大受打击,有些甚至以破产告终。如今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又来势汹汹,对光伏企业的威胁自然不可小视。要想在危机中迎来机遇,光伏企业必须重视技术进步。
首先,产能过剩意味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居高不下,以光伏组件为例,激烈的竞争下,要想脱颖而出,组件就必须让客户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产出,也就是转换效率要高。这就倒逼着生产企业不断创新技术,降低单位成本。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不断取得技术进步将攸关企业的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快则生,慢则死”。
其次,和2011年不同,目前我国的光伏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尤其是光伏领跑者计划和光伏扶贫等计划、政策的实施,对光伏企业来说,缺少的不是订单,而是自身有没有生产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的技术实力。
以光伏领跑者计划为例,2018年1月1日起,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市场准入门槛分别提高至16%和16.8%;最新的“领跑者”组件转换效率分别提高至17%和17.8%。对此,中标企业通过使用更先进的产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把相关产品的转换率提高到了18.76%-19.05%之间。根据测算,组件转换效率每提高1%,光伏系统成本就能降低6%左右,也就是说,参与光伏领跑者计划的企业,组件转换率比市场准入门槛平均提高约2%,系统成本反而还降低了12%左右。
最后,则是我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时间短,仍存在许多不足。虽然经过光伏企业的努力,已有多项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列,但业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整套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中,仍有接近20%的设备尚未实现国产化,而这正是有待光伏行业相关企业继续努力的地方。
不管怎样,随着光伏各领域产能的过剩日益严重,加上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呼声日炽,寻求技术突破,降本增效已成光伏企业不得不为的自救举措。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技术突破或成光伏产业“救世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技术突破或成光伏产业“救世主”
相关推荐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 国家能源局:支持有条件的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结合本地实际有序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 工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破除“内卷式”竞争,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 “十五五”新能源项目将达220亿元!《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 “十五五”新能源项目将达220亿元!《乌拉特中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
- 四川:到2027年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800亿元
- 克罗地亚暂停住宅太阳能补贴申请
- 政策驱动先进技术百花齐放,TOPCon多重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
- 罗马尼亚第二次能源差价合约成功拍卖2751MW项目
- EIA:美国太阳能装机或占今年新增电力装机的一半
- 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 欧洲浮动光伏发电项目准备与北海海上风电场整合
- 六部门召开光伏座谈会: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 黑山首批大型私营风电和光伏项目将于2026年投运
- 罗马尼亚87兆瓦Oradea光伏项目开始商业运营
- 菲律宾首个浮动太阳能发电站并网发电
- 美国农业部终止农场太阳能、风能项目
- 沙特ACWA中标摩洛哥两个400兆瓦太阳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