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业内人士一直担忧着光伏产业的再度过剩,但当这种过剩真的再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严重程度还是让人心惊。据中国光伏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领域都呈现产能过剩迹象。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技术突破或成光伏产业“救世主”
2011年的光伏过剩,导致如日中天的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光伏巨头大受打击,有些甚至以破产告终。如今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又来势汹汹,对光伏企业的威胁自然不可小视。要想在危机中迎来机遇,光伏企业必须重视技术进步。
首先,产能过剩意味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居高不下,以光伏组件为例,激烈的竞争下,要想脱颖而出,组件就必须让客户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产出,也就是转换效率要高。这就倒逼着生产企业不断创新技术,降低单位成本。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不断取得技术进步将攸关企业的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快则生,慢则死”。
其次,和2011年不同,目前我国的光伏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尤其是光伏领跑者计划和光伏扶贫等计划、政策的实施,对光伏企业来说,缺少的不是订单,而是自身有没有生产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的技术实力。
以光伏领跑者计划为例,2018年1月1日起,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市场准入门槛分别提高至16%和16.8%;最新的“领跑者”组件转换效率分别提高至17%和17.8%。对此,中标企业通过使用更先进的产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把相关产品的转换率提高到了18.76%-19.05%之间。根据测算,组件转换效率每提高1%,光伏系统成本就能降低6%左右,也就是说,参与光伏领跑者计划的企业,组件转换率比市场准入门槛平均提高约2%,系统成本反而还降低了12%左右。
最后,则是我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时间短,仍存在许多不足。虽然经过光伏企业的努力,已有多项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列,但业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整套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中,仍有接近20%的设备尚未实现国产化,而这正是有待光伏行业相关企业继续努力的地方。
不管怎样,随着光伏各领域产能的过剩日益严重,加上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呼声日炽,寻求技术突破,降本增效已成光伏企业不得不为的自救举措。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技术突破或成光伏产业“救世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技术突破或成光伏产业“救世主”
相关推荐
- 四川甘孜州启动2.8GW光伏项目业主优选
- 太阳能六月份首次超过核能,成为欧盟最大电力来源
- 印度WorldOne能源将在加拿大建立1 GW太阳能组件工厂
- 黑山确定太阳能拍卖配额和最高价格
- 风光规模超5GW!“疆电入湘”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 太阳能组件制造商Bisol在斯洛文尼亚新建工厂,扩大组件产能
-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太阳能税收抵免每年可减少510亿美元电费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锂电行业“内卷式”竞争,将采取多种措施治理
- 国家发改委:抓好三个统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 意大利延长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工期
- 欧洲Enery和OMV Petrom合作在保加利亚合作建设400MW太阳能项目
- 光伏「周事迹」四川、山东、福建分布式新规/上能电气/水电四局/云南能投/正泰/爱旭/极电/中信博
- SNEC第十三届全球绿色能源与光伏金融峰会圆满落幕
- 文莱将建设30兆瓦太阳能发电厂
- 华晟新能源徐晓华:异质结技术重塑能源生态,光伏迎来价值回归新周期
- 山东威海文登汽车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
- 聚焦光伏光电、氢能装备等!浙江浦江县发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
- 青海海晏县20MW分布式光畜 一体化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