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小品牌或就此消失 光伏“急刹车”将引发行业大洗牌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6月1日联合发布光伏产业新政,给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踩下一脚“急刹车”。这项被称为光伏产业“史上最严调控政策”规定,将暂停地面电站指标发放、降低补贴等,且自发布之日起全面实施。有业内观点认为,新政发布后,必将在光伏产业内掀起巨大波澜,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

  前所未有的调控力度

  6月1日晚,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等。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新政时表示,发展光伏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是毫不动摇的。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也存在光伏发电弃光显现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成本不断下降,降低补贴已是顺理成章。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极易引发中国光伏产能过剩,造成市场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中国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最完善的光伏工艺产业链,但是在最新技术上有不少依赖国外。因此整个行业发展的重点,应该从规模扩张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上来。这也是国家部门出手调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品牌或就此消失

  尽管中国能源主管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曾释放过“将严控光伏发展规模”的信号,业内对此有心理预期,但在这份“史上最严”政策文件正式出台后,光伏企业有些措手不及。6月1日新政后,中国光伏产业将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中寻求突围。

  3日,中国光伏企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合光能”)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相关政策刚出台,目前还看不到对公司的影响。

  专注于屋顶太阳能发电业务的澜晶新能源公司创始人刘文平2日通过微信公众号致信公司股东及合伙人称,(这是)前所未有的调控力度,“像老鹰把幼崽推下悬崖,逼它学会飞行”。刘文平表示,新政意味着6月1日之后的并网项目将拿不到补贴,而对于地方政府出手支持则希望渺茫。他透露,澜晶新能源今年上半年5个新建项目中,有3个项目将面临短期停工甚至烂尾的风险。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李海涛认为,整个光伏行业中,一线品牌会度过寒冬,小的品牌可能就此在江湖上消失。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5月底全年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或可突破1000万千瓦,这意味着目前已开工的项目要么寻求地方政府的补贴,或者顺延等待明年指标,要么干脆不要补贴。韩晓平认为,急剧收缩建设规模,会让不少企业因项目不足而被淘汰出局。

  企业将专注核心技术

  中国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发展历程虽然波澜壮阔,却也一路充满荆棘和曲折。2009年整个产业迎来高速扩张期,但好景不长,2012年光伏企业就陷入集体亏损中。2013年明星企业无锡尚德破产,成为标志性事件。之后,美欧国家开始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高额关税将依赖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又逼回国内。近两年,在卧薪尝胆之后,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产能迅速扩大,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形之下,国外产业力量不断萎缩,今年年初,美国和印度采取限制措施,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新一轮限制。

  一位未具名的业内人士3日向《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这次国家部委出手迅速,发文之日即是新政实施之日,政策的力度和速度都远超预期。可见国家削减对行业进行财政补贴的决心。他认为政策的目的在于降低产业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将企业推向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路上,“企业淘汰趋势在所难免,经过大洗牌后,行业集中度会更明显,企业发展会更专注于核心技术。”他认为,2018年整个行业势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冬去春来,行业健康发展的阶段必将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小品牌或就此消失 光伏“急刹车”将引发行业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