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农村成为光伏应用的新兴市场,以“光伏+”为主题的创新模式在农村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光伏扶贫,光伏农业,渔光互补等。对于农民来说光伏扶贫的概念和举措也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农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装上了光伏电站,希望通过扶贫电站,可以改善生活,脱贫致富。
最近,和朋友到安徽走访了几家农户,他们都是在去年安装了5kW的光伏电站。我们发现临近的两户人家,他们电站有很多不同。一、安装商不同;二、设备选择品牌不同;三、规范性不同。这么多的差异性,每家的发电情况自然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发电最少的那家,存在问题超过4项,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电站收益情况更令人堪忧。
我们了解到,农村光伏市场作为一块处子之地,更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不仅吸引了大批企业的眼球,还成就了当地一批系统安装商。蛋糕就这么大,谁都想吃,自然形成鱼龙混杂地市场态势。有品牌知名度的在安装施工中会做的中规中矩,而赚快钱的安装企业则是虎头蛇尾,不规范安装、设备以次充好的案例经常可以看到。
另外,一些不专业的安装商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不断的向老百姓植入错误的观念,让老百姓误以为光伏电站就是摇钱树,是一项稳赚不赔地好买卖,结果电站装好后就不管不问,一周可能看不出差异,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就愈发明显。
这里我们就和大家来说下,在农村最容易出现的4个问题。
一、设备以次充好。光伏组件作为电站核心部分,也是最值钱的部分,我们发现一些农户电站的组件没有品牌标识,从质地上看应该是选择了降级组件,不到一年的时间出现了组件鼓包、热斑效应十分严重等问题。
二、设计不规范。这里主要体现在组件前后排间距太小,以及忽略周边高压线、电线杆的遮挡。如果是专业的设计安装公司,他们不会这么做,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就是影响电站发电收益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接线不规范,许多线都走了明线,接头裸露在外面,后面也会有安全隐患。
三、偷工减料。我们发现部分电站的并网箱缺乏防雷模块,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遇到雷电天气,这就很难保证了。专业的系统安装公司往往会在装有多层防雷措施,这样可以降低雷电击毁电站的概率。
四、农户缺乏运维知识。上面我们提到一些企业在做推广的过程中夸大了光伏发电的效益,忽略了光伏发电最重要的细节——运维,在这样的误区下,很多不了解情况的农户,不仅在电站上面晒起了辣椒、蔬菜,还在上面晒起衣服。至于灰尘、鸟粪要及时清理,如何正确清理,很多农户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总结,明白了这些,如果你的电站存在以上情况,那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去规范化,我们的电站有了合理的设计,规范的安装,以及后期周期性的运维,农户的光伏电站才能发会其真正的作用,为老百姓带来稳定的收益,改善生活,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