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4000元/kw以下的价格激发两广海风重新起航:如何应对290 GW深远海风电开发浪潮

海上风电的重新起航,两广海风酝酿爆发增长

两广海风打响发令枪:广东海风再次起航前期规划,广西海风7.5GW落地

11月18日:广东省能源局启动海上风电新增场址前期工作项目,预算金额达7960万,规模超千万千瓦

2018年版本广东海上风电规划6885万千瓦,其中深远海风电规模高达5700万千瓦,而主要的发展区域集中在粤西、粤东,以汕头为最。此次启动前提工作,目标就是要规划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加强广东省海域海上风电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广东海风的资源条件看,以粤东为例远海距离93km的水深不超过55m;而粤东最远处151km,水深最深50m,但发电小时数高达3800h,完全可以覆盖集变线路和送出线路距离过长的成本要素。

小资料:粤西和粤东规划风电场范围水文资料

粤西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含湛江徐闻东、阳江三山、江门川岛、珠海高栏)覆盖湛江海域、阳江海域、江门海域、珠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场。

湛江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15~60km范围,水深在0~35m范围;

阳江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43~93km范围,水深 在35~55m范围;

江门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47~77km范围,水深在35~48m范围;

珠海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35~53km范围,水深在29~34m范围。

粤东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含红海湾、粤东近海深水区场址一到场址八)覆盖汕尾海域、揭阳海域、汕头海域的海上风电场。

汕尾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23~57km范围,水深在35~49m范围;

揭阳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23~85km范围,水深在35~72m范围;

汕头海域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在72~151km范围,水深在15~50m范围。

11月1日:广西获批750万千瓦海上风电规划,力争2025年前全部建成并网300万千瓦

1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信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西海上风电规划于11月1日正式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标志全区海上风电由规划阶段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根据广西信息,国家能源局先期批复全区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750万千瓦,其中自治区管辖海域内全部4个场址共180万千瓦,要求力争2025年前全部建成并网;自治区管辖海域外择优选择570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要求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并网120万千瓦以上。

广西风电近几年是厚积薄发2020年。2020年广西位列风电装机增速全国第一位,根据广西发改委新能源处数据,2020年底全区风电累计装机643万千瓦,而2019年这一数字仅为287万千瓦,同比增长124%,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而海上风电一直是广西的心病,广西海岸线长1628.59公里,是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中唯一的沿海省份,海风资源较好,广西北部湾附近海域130米高度平均风速在6.7-7.8米/秒之间,水深为10-56米间,离岸距离在15-160千米之间。十四五起步之年,广西已明确将海上风电作为“十四五”能源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规划海上风电场址25个,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其中,“十四五”期间将力争核准海上风电800万千瓦以上,投产300万千瓦。

两广海风热火朝天:催动290GW深远海风电规划启动

11月17日,中国水规院对外宣称,中国除了大力推进沙漠新能源外,已经完成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目前形成了初步成果,规划推进海上风电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分为项目、集群、基地三个层次,单体项目规模原则上不小于100万千瓦,由单体项目组成百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集群,由海上风电集群组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规划总体布局将围绕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共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总容量约290GW。其中,五大基地规划19个集群,基地外海共规划22个集群。

不得不说,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华润和中广核浙江项目的主机招标结果给海上风电迎来了新的机遇,不到4000元/kw的海上风电价格给平价海风带来巨大的积极性,给广大海上风电的开发业主巨大信心。

看广东,开启近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前期,意味着未来广东海上风电的巨大决心,290万千瓦深远海海上风电的规划完成,意味着海上风电的未来不可限量。但从广东深远海风电海况的资料来看,151km的远海距离,也是目前国内海上风电的极限,如何保证这么远的海上风电平价,可靠,这是未来海风的巨大挑战。

国产化与大型模块化:海风平价基本条件具备

不容质疑,海风的发展已经历了过去十年的曲折道路,但已经到了平价的边缘。就在不久前,海装和华能干了一台全国产化的海上风机,这是中国海上风电的一个里程碑,海上风电的发展,来源于技术创新和政策的支持,但海上风电的发展不能永远靠扶持发展。

风机的大型模块化理念。产品货架可以实现跨功率和风轮的敏捷定制组合,大部分结构件都可以实现通用化,采购大幅降低成本。

核心部件从进口到国产化到完全自主开发。包括叶片、齿轮箱、发电机、主轴承和变桨轴承等核心战略部件全自研,以及OEM代工质量深度把控,供应及时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以江苏位列,海上风机的成本占海上风电产业链的35%左右,如果机型大型化后(容量),其塔基、海缆、升压站施工若在“十四五”期间至少可以实现30%以上的降本。同时,国产化是海风未来平价的基础,西门子引进后,上海电气早期未能国产化,导致远景,明阳在山东和广东超车。从这一点看,国产化对海上风电的发展未来提出了较大挑战。

海上风电大踏步前进:可靠性风险不可忽视

海上风电的发展,曾经VESTAS给行业上了一堂教育课,VESTAS因为系统性的问题差点让公司倒逼。目前看来,中国海上风机升级换代从技术迭代来看,似乎过于激进和乐观。从中欧海上风电历程发展发现,欧洲海上风电机组发展具有明确路径,基本为4-6MW到8-9MW,再规划14-15MW,每个兆瓦区间都有足够测试验证窗口、安装量和运行时间,保证行业稳健有序发展。

从海上风电的机型来看,国产化的10MW的机组直接中标装机,实际上是有一定风险的。从6-10MW的各家新机型来看,运行时间不到一年,且基本都是新型机组,平均功率从5MW直接跃升到10MW级别,核心部件也“被”跨越隔代发展,海上叶片长度将从160米左右拉伸到200米以上;齿轮箱扭矩从5kNm直接跨越到10-22kNm,需要注意的是欧洲现在规划的最大只有18kNm;主轴承直径从0.8米档增加到2-3米档以上,无论从部件的测试验证,还是从批量工业化制造角度,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最近网传有海上风机出现重大故障,给激进的海上风电技术敲响了警钟。

快速发展的问题在于太快,如果说陆上风电风电的发展已经历经20年,技术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海上风电的发展从时间上来看,不过十年,从4MW到10MW不到两年时间,国内金风、明阳、远景、海装等都迅速从5MW到7-10MW提升,大部分都是直接样机到批产无过渡,实际上是有一定的风险。举个简单例子,海上风电双馈机型换一台齿轮箱,前后400万元,而一台风机的利润不过几十万元(这还是早期的高价风机),可见故障成本有多高。风机出现故障进行修复的成本,是陆上风电的几十倍,而且面临海况的窗口问题。

海上风电是未来风电的发展重点,而且一旦平价,将是爆炸式增长,当然这个需要行业装备企业密切关注和协同,包括主机,施工,基础,设计等,只有大家把造价降低到平价具有可看的收益率才会有更大的开发容量,我想大家都清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4000元/kw以下的价格激发两广海风重新起航:如何应对290 GW深远海风电开发浪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