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创新引领追“风”逐“海” 重庆两江新区中国海装开启风电平价新时代

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近日,华润电力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典礼在附近海域举行。该项目将批量应用两江新区企业中国海装研发的H210-10MW海上风电机组,该机组也是目前国内风轮直径最大、全球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全球唯一适应我国平价海上风电市场的10MW(兆瓦)级别机型。

据了解,华润电力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浙江省苍南县东部海域,规划装机容量400兆瓦,苍南1号海上风电场是国内海况及海域地质情况最为复杂的海上风电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中国海装将从供货、运输、安装、调试等方面开展项目工作,满足项目建设投产需求。

重视研发创新 打响中国海上风电平价的第一枪

中国海装总部基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虽身处内陆,却有着“向海图强”的雄心。面对“双碳”目标牵引下快速发展的海上风电市场,中国海装创新创造商业及工程模式,积极主动推进标杆性工程项目,在进入海上平价的历史关口,率先吹响了攻坚的“冲锋号”。

今年10月,中国海装报出了一个3830元每千瓦的海上风电的整机价格,打响了中国海上风电平价的第一枪。

为什么可以报出这么低的价格?

“中国海装的风电发展了10年,对海上风电的认知在技术上有深厚的底蕴。从设计上来说,在做大型化的同时,又做到了轻量化。再者通过智能化、成本管控,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这几个方面叠加让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的平价时代打出第一枪,而且打响了。”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说。

“在保证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设计能力、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我们正在突破并有所心得的重要问题。”王满昌表示。

据悉,拥有中船集团背景的中国海装在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各方面能力得到大力支持,又是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唯一一个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集中6个院士在1个中心里。在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上,中国海装是最早研制并且树立5兆瓦以上海上风电样机的单位,是中国大兆瓦机型的开创者。

“风机感知风离不开传感器,一台风机上大约有400多个传感器。”王满昌告诉记者,一个风机的设计牵涉到从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包括材料、电气、控制、电机等等,囊括了几乎有四五十个专业知识。“我们的风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海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发和创新上。”王满昌透露,我们重视研发实力,在招聘方面科研类岗位的是最多的,今年报名想来中国海装的博士就有40位。

重视产业链协同 让“龙头”带动“龙身”舞起来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国海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80多家供应商,产值500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条。

一整套风电机组产品,主要包括电控系统、传动部件及发电系统等多个关键部件。在企业车间就能看到,中国海装做设备总装,生产的零部件几乎全来源于供应链上各个配套商。

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开展全产业链协同,建设更高水平的产业链配套体系。

“最早做风机的时候,几大关键零部件在重庆都有,但是从适合于风机的角度来说,都有一个重新开发的过程。从最早开始,我们从协同设计开始,然后再到协同制造、协同运维等多个协同。”王满昌谈及中国海装在产业链协同方面的心得。

王满昌以9月17号下线的一个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过程来举例。这是一个同等单机容量,世界上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是10兆瓦,整个风轮直径210米,其中就用到了重齿的齿轮箱,内部代号为468。

“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停地从整机角度对于齿轮箱提出要求,齿轮箱也对整机反馈它自己的设计,进行了多轮、大量的迭代后才得以下线。”王满昌说,这一成果开花结果也快,马上就获得了华润在浙江温州苍南的一个40万千瓦的订单。

“中国海装的供应链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王满昌表示,如在传动链上给出增速的齿轮箱在重齿生产。另外,生产对整个风机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主控系统,配套企业是前卫仪表有限公司,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从无到有发展的过程,并且逐渐也都壮大了。

表面上做风机生意,背后是最优方案的较量。2018年,中国海装联合国家气候中心打造了风资源评估系统,通过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和运算,让风场选址、机组运维和预警做到真正智能化。

“就拿投标来说,业主不是单纯买一个风机,因此需要站在业主的角度考量,拿出一个最大的投资回报率。”王满昌说,在内蒙古乌达莱设的风场,装机容量47.5万千瓦,可以在系统上看到以秒级为单位传过来的实时数据,看到每一台风机一是否在正常发电,二是发了多少电。

中国提出了3060的双碳目标,给风电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对此,王满昌认为,政策的出台让工业企业可以放眼看未来40年,也就是2020年到2060年是一个最大的政策预期。

“在重庆做风电行业能够真正实现协同发展,作为总装厂的中国海装愿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促进技术、供应链、运维等方面协同,把龙头要舞起来的同时,也带动重庆的风电装备产业链把龙身也舞起来。”王满昌对风电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去年以来,两江新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步伐,着力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下一步,两江新区将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绿色化转型,努力在“绿色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创新引领追“风”逐“海” 重庆两江新区中国海装开启风电平价新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