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目前,秀洲光伏小镇342家企业全部复工。
在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截止到3月9日,这家公司的工人到岗率和产能恢复率都已超过95%,尚未到岗的,主要是重点疫区的员工。在复工复产的同时,福莱特加强疫情防控,员工上班进厂区要佩戴口罩,并通过消毒通道、检查健康码、测量体温,厂区内实施每天两次消杀、取消集中式会议、分餐制等措施。
公司副总裁魏叶忠介绍,现在公司订单排的非常满。接下来,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充分利用公司生产自动化等优势,开足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把因疫情影响而失去的一些产能弥补回来。
为了保障光伏小镇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经济平稳运行,秀洲国家高新区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将光伏小镇这个大网格,划分成4个子网格、128个微网格,充分运用“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机制,由网格员、驻企指导员等点对点排摸企业存在的困难,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加强招商选资;对已签约的项目,积极帮助企业代办各项手续,推进项目早开工。
据统计,今年到目前,光伏小镇已有10个产业项目开工,总投资60多亿元。秀洲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与统计局常务副局长黄炼锋说,秀洲光伏小镇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达到100%,产能恢复率达到90%。秀洲国家高新区将继续加大企业服务,做好用工、资金保障等,同时,加大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力度,确保一季度经济运行指标“开门红”。
近段时间来,恰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交汇,如何保障企业有序复工、经济平稳运行,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对此,光伏小镇在继续保持战疫不松劲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了招商和服务的力度,有力保障了小镇内所有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光伏小镇规划面积虽然只有2.9平方公里,但小镇内企业数量多、人员流动大,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压力不小。对此,前期根据秀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统一安排,光伏小镇在一个整体网格的基础上划分成四个子网格,充分运用“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机制,由小镇相关负责人带队,网格长和网格员负责,全面摸排企业开复工计划、外地员工返岗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在高新区的统一部署下,光伏小镇压实微网格主体责任,以园区、企业为主体将小镇划分为128个微网格,按照“防控体系、日常管控、动态报告、宣传引导、物资储备”等五个方面要求,指导企业做好开复工后的疫情防控,确保各企业平稳复产、复工。
为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实际情况,光伏小镇在招商上也积极谋变。“以往招商选资都是采取登门招商、会晤洽谈招商等形式,现在我们基本上通过网络招商,并以电视电话会议为主,邮件洽谈、确认等为辅的措施,与客商保持着亲密联系。”光伏小镇一招商人员说。
同时,光伏小镇招商部门还加强了与招商合作伙伴的沟通,采取定期联系的方式,增强跟中介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合作伙伴在国外的招商宣传力度。而对于落户于光伏小镇内的企业,光伏小镇也加大了招商服务力度,对计划增资扩产的企业,积极做好发展谋划,帮助企业代办各项手续,为企业顺利增资扩产做好保障。
此外,光伏小镇工作人员还积极做好外资企业外籍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对每家外资企业的外籍员工进行详细统计和摸排,发放中英文的宣传公告,对重点人员进行定期联系,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而对返工的外籍员工,也进行了相关隔离和服务等的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安心工作。
另外,为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后的各类难题,光伏小镇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所有网格工作人员下沉企业驻企指导,点对点排摸企业存在的困难,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企业平稳复工复产。
100%复工!浙江秀洲光伏小镇快马加鞭奋战“开门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100%复工!浙江秀洲光伏小镇快马加鞭奋战“开门红”
相关推荐
- “北疆牧歌”!阳光能源助力新疆沙湾700MW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乌东德水电站坝区首批225.09千瓦屋顶光伏设备投产发电
- 罗马尼亚第二次能源差价合约成功拍卖2751MW项目
- EIA:美国太阳能装机或占今年新增电力装机的一半
- 土耳其浮动发电厂将向伊拉克供应电力
- 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 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组织申报2024年3季度至2025年2季度家庭屋顶光伏补贴
- 云南白云198兆瓦光伏项目首回集电线路箱变全部吊装完成
- 华能坝檬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 贵州金元火电板块首批厂区光伏工程并网发电
- 欧洲浮动光伏发电项目准备与北海海上风电场整合
- 六部门召开光伏座谈会: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 云南14.27GW新能源指标下发:光伏11.23GW,风电3.04GW
- 海南五部门发文规范光伏项目用地备案管理
- 黑山首批大型私营风电和光伏项目将于2026年投运
- 罗马尼亚87兆瓦Oradea光伏项目开始商业运营
- 湖南张家界永定区集中式光伏项目投资主体比选启动
- 零碳工业园区光伏项目2.8兆瓦电站同步开工,赋能产业低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