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阳光电源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03.69亿元,同比增长1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亿元,同比下降2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0亿元,同比下降24.10%;基本每股收益0.56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亿元,同比下降78.85%。
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浮体、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海外光伏市场保持增长,国内光伏市场受政策变化影响,装机规模下降,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公司逆变器、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规模整体保持增长,但毛利率受到影响,利润较去年同比下降。
营业成本77.91亿元,同比增长20.53%;销售费用6.98亿元,同比增长34.68%;管理费用2.95亿元,同比增长14.23%。销售费用增加较多主要原因系本期为开拓业务,销售人员增加较多,销售人员相关的薪酬及办公费、运杂费、差旅费等增加较多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较多,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职工薪酬,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所致。
光伏逆变器领域,2018年,阳光继续领跑全球逆变器市场,全球出货量16.7GW,同比增长1.2%,其中国内出货量11.9GW,同比下跌9.8%,国外出货量4.8GW,同比增长45.5%,2015年起,公司光伏逆变器发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底,公司逆变设备全球累计发货超79GW。
光伏系统集成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也取得较大增长,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25.7%,在国家重点关注的领跑者计划行动、光伏扶贫中起到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光伏扶贫方面,2018年,公司在安徽、山东、山西、内蒙古、青海、云南、宁夏、河北、甘肃等多个省市开展多个光伏扶贫示范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约为385MW,单体规模最大项目为四川 普格60MW。从2013年光伏扶贫首开先河,到2018年扶贫区域覆盖全国16省41个市/区,5年时间,阳光电源累积光伏扶贫项目超过1.25GW,用行动助力超30万贫困户、2200个贫困村走上脱贫致富路。
储能领域,2018年,公司通过立足国内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储能业务同比实现近5倍增长,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目前公司储能产品及系统广泛应用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印度、泰国、柬埔寨、南苏丹、马尔代夫等全球720多个储能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工作。全年新增266项专利权,均系原始取得。其中国外专利49件,国内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130项、外观专利12项。另有338项新增专利申请,其中国外专利54项、国内发明专利141项、实用新型专利127项、外观专利16项。对于公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截至2018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权1002项,其中发明365件、实用新型557件、外观设计80件,并且依托领先的技术储备,公司积极推动行业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优化,已先后组织起草了多项中国国家标准。
中国能源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