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4日晚,江苏阳光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阳光背后为创建于1986年的江苏大型民企阳光系,创始人为人称“毛纺巨子”的陆克平。近年来,陆克平搭建的这一资本帝国风波不断,几年前江苏阳光集团还通过紫金电子入股了海润光伏,通过大比例分红,高送转,减持套现一系列操作从海润光伏身上累计减持套现了20亿元。而海润光伏已退市。此外因涉四环生物案,陆克平于2020年5月被处以市场禁入。
时隔3年后,江苏阳关再战光伏,公司股价更是闻风而动,2021年12月17日到12月21日,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一字板,公司在2021年12月20日晚发布的《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更正公告》称,近期关注到有媒体报道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与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框架合作协议。阳光集团是本公司控股股东,该事项与本公司无关,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毛纺与热电,不涉及光伏产业相关业务。这种欲盖弥彰的表述更加激发了市场的操作热情。但是随着热点消散公司股价随即抹去多数涨幅。
但是有了光伏加持,接下去就是公布公司进一步举措,2022年3月8日公司公告称,为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公司拟在内蒙古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具体根据投资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出资和调整。发布上述投资消息后,江苏阳光3月9日、3月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3月10日收3.27元/股。
到了2022年4月22日,再公布与包头市人民政府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不含电站)约200亿元人民币。但是这种未履行任何可行性分析,喊口号似的公告,似乎并不被市场认可或者压根仅仅是配合出货,公司股价高开后随即杀跌,三个交易日下跌超20%。
在公司货币资金 4.20 亿元,总资产 47.28亿元的背景下,投资额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和资产规模并且该项目无任何资金规划和可行性分析,公司急于蹭光伏热点的行为很快收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在回复中独立董事表示:在相关可行性报告未出、相关投资事项尚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的行为欠妥,请投资者注意风险。而公司仅仅是因为看好光伏行业拟再次尝试投资光伏新能源项目,并无人才和技术储备,这种大手笔投资合作协议博眼球成分远大于可行性。
根据2022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筹划了3个月的项目仅仅出资了500万,并无实质性进展。
娄霄云证券律师提醒::本次立案调查具体内容尚未明确,由于是涉及信披问题的调查内容,或可能与光伏巨额投资系列公告有关(具体以调查结果为准),凡是2022年9月14日收盘持有的投资者,通过谈虚道长公众号或者易索咨询小程序参与索赔
在财务核算和控股股东承诺上,公司规范运作意识不足,根据会江苏监管局出具的【2022】63 号《关于对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显示,公司存在提前确认存货、成本核算和跌价准备计提不规范和2013-2020年定期报告中未披露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作出的向你公司无偿转让“阳光”牌商标的首发承诺事项及履行情况。此外公司长达6年未完工的人才科技研发楼项目也一度引发交易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