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光伏行业观点碰撞:利润将从硅料环节转移?走错技术路线即浪费?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省滁州市举行。其中,分论坛“光伏供应链配套发展论坛”在11月30日举行。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硅料环节的利润转移、行业“新进入者”、电池的技术路线等成为了该分论坛上的热门话题,不同的企业家持有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碰撞。

有企业家认为,在2023年,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会转移至高效电池中;也有企业家表示,对于当前的垂直一体化发展趋势,“我们是被逼的”;还有企业家建议,在电池路线繁多的情况下,在专家、顾问等层面讨论以打通技术路线。

↑分论坛现场 截图自直播

硅料利润问题屡屡被提

观点:利润环节会转移至高效电池

拉通整个光伏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从上游到下游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从2021年年初至今,硅料的价格从8万余元/吨上涨至超30万元/吨。业内有观点认为,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硅料环节吃掉了大部分利润。

以“硅料龙头”通威股份为例,在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约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约118.60%;归母净利润约为217亿元,同比增长约265.54%。

而在此次分论坛上,硅料环节的利润问题也屡屡被提及。

其中,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晓华表示,从他了解的情况来看,利润已经从硅料环节开始转移,“在接下来的2023年,我相信利润环节会往高效电池方面推进(转移)。”

据行业机构PV infolink11月23日发布的数据,多晶硅致密料的成交均价为30.2万元/吨,最高点为30.6万元/吨,最低点为29.3万元/吨,跌幅为0.3%。

PV infolink称,二线厂家的价格范围继续扩大,盼跌氛围已经达到顶峰。预计11月底开始到下月初,硅料新订单签订周期到来时,硅料主流价格会逐渐显然出明显下跌,下降幅度也将从下周开始陆续清晰。

通威股份的光伏商务部组件全球营销总经理邱新也在该论坛上称,“我相信社会会给任何一个整体的产业合理的利润。”

垂直一体化发展成为趋势

观点:“我们是被成本压力逼的”

今年以来,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垂直一体化发展成为光伏产业链发展中的趋势,企业们不再局限于一个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向上下游的产业链延伸。如通威股份布局组件环节。

在分论坛上,当讨论到行业的“新进入者”时,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熊海波表示,应该把“新进入者”分为两类讨论:一种是产业链延伸的情况,一种是跨界进入光伏行业。

对于延伸的情况,熊海波称,“像我们从中游的拉棒、电池、组件到电站,甚至到储能,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也是被逼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没有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成本是很高的。”

熊海波还举例称,在抛开硅料不谈的情况下,企业自己做拉棒、切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相比外购能节省大约0.2-0.3元(/瓦)。“如果外购过来做,一分钱不赚,甚至要亏现金,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除了延伸产业链的“新进入者”外,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以来,有房地产企业、乳制品企业等也宣布跨界进入光伏行业,如皇氏集团。(详见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股价连续涨停,乳业、房地产公司都来跨界做光伏》)

对于这一类跨界者,熊海波认为,一方面可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走弯路(指技术路线);另一方面,如何挖到人才、管理好团队、形成内部文化、做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电池技术路线多

观点:技术路线很重要,走错就浪费

邱新在分论坛上回忆称,大约在20年前,光电的转换效率约为12%、13%,“走到今天,我们的产业效率大概为24%,每年以0.5%的速度在上升。组件的价格也从43-45元/瓦走到最低的时候不到其4%的价格(约1.7元/瓦)。”

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张满良也表示,降本增效一直是整个行业追求的目标。回看过去10-20年光伏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引领是降本最强大的推动力。

目前,光伏产业链的主流电池是P型电池(PERC电池),但该类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效率;今年以来,行业内的目光纷纷投向其他技术路线的电池,如TOPCon电池和HJT电池。

整体来看,不同企业压注的电池技术路线也有所不同,暂时无法确定哪一种技术路线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对此,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陶小乐表示,她看到了很多产品的迭代,建议在专家、顾问等层面进行讨论,打通技术路线。“技术路线非常重要,否则你走错了路线,就会导致你前面可能三到五年的投资都会浪费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光伏行业观点碰撞:利润将从硅料环节转移?走错技术路线即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