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光伏业务发展受限、业绩波动较大,向日葵于2020年完了成光伏业务剥离,聚焦医药板块。不过,短短3年后,高度景气的光伏行业吸引公司再度入局。
3月14日,向日葵宣布跨界投资建设太阳能电池项目,3月15日晚,公司收到交易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此次投资的原因、合理性及资金来源。
1
交易所询问资金来源
向日葵目前主要从事抗感染、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类等药物的研发、产销。3月14日,向日葵公告,计划建设年产10GW TOPCon电池的生产线,其中首期项目拟建设5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预计投资金额约为15亿元。
3月15日,深交所关注函首先要求公司说明太阳能电池项目与现有业务或发展战略的关系,并结合行业发展前景、现有竞争格局、准入门槛情况,说明公司本次投资该项目的原因及合理性。
项目资金来源是交易所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问题。据向日葵披露,此次项目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54%;绍兴集成电路基金认缴出资1.3亿元,持股比例26%;上海隆象或其作为普通合伙人的有限合伙企业认缴出资1亿元,持股比例20%。
项目公司将在浙江绍兴租赁厂房建设年产5GW TOPCon电池的生产线,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不过,截至2022年9月30日,向日葵披露的货币资金余额只有2.45亿元。今年3月6日,向日葵披露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建龙发行1.67亿股,共募集资金3.75亿元。
但《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关募集资金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中则提到,本次募集资金将为子公司贝得药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意味着,该募集资金并非为此次太阳能电池项目而准备。
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本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来源于募集资金,并结合公司募集资金截至目前的使用进展情况,以及有关募集资金专户余额情况等,说明募集资金使用与原计划是否相符。
由于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向日葵此前也提示,投资、建设过程中公司可能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关注函也要求公司结合未来一年内债务偿还计划、生产经营有关资金支出计划等,分析说明太阳能电池项目实施,对公司现金流情况的影响。
2
剥离光伏业务仅三年
虽然从医药进入光伏电池领域算是跨界,但对于向日葵而言,光伏电池领域才是公司的“老本行”。
向日葵原名为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主要业务为生产、销售大规格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不过,2018年前后,光伏行业受国内外政策、市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公司收入明显下滑并出现亏损。
在2018年年报中,向日葵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的发展空间持续受到限制,经营业绩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而医药行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将致力于做精光伏业务,做大医药业务。
此后,向日葵一方面淘汰落后光伏产能,缩短光伏产业链;一面布局医药制造业务,实现双主业发展。2019年,向日葵收购贝得药业进行重组,出售旗下向日光电、聚辉新能源的全部股权,剥离了原有光伏相关业务,主营业务又从双主业变成了单一的医药制造业务。
2020年2月,公司名称由“向日葵光能科技”变更为“向日葵大健康发展”,证券简称保持不变。经营范围则从“生产、销售大规格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开发”,变成了“医药、大健康、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短短三年过去,光伏市场发生巨变,向日葵将目光再一次瞄向了光伏行业。公司此表示,此次投资是为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实现稳健持续增长,在保证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转型产业。公司认为,该投资项目能够把握新能源产业增长机遇,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