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富宁夏”。在宁夏,丰富的风、光及煤炭资源,转换汇聚成充足的电能,经由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大动脉奔向远方;在宁夏,依托资源优势的转化,曾经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已不再是贫困的代名词;在宁夏,红色革命纪念地熠熠生辉,周边产业发展一片兴旺……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依托突出的资源优势,电,为宁夏这只“金凤凰”插上逐梦的翅膀,托起锦绣如画的塞上江南。
宁电外送助力高质量发展
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过去,本地消纳能力有限,手握资源却难以收获真金白银。
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能源送出去,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是在2010年来到宁夏支援直流工程建设的。”徐辉今年39岁,河南焦作人,现任宁夏电力检修公司灵州换流站站长。当时,已在地处河南三门峡的灵宝换流站工作5年的他,响应国家电网公司的号召,自愿申请到宁夏,参与银东直流的调试运维工作。
“我坐着绿皮火车经过固原时遇上了沙尘暴。漫天黄沙什么都看不见,杯子里的水都盖了一层沙。这是我从来没见到过的。”徐辉回忆起初来银川的情形。
克服种种困难,±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在腾格里沙漠拔地而起。2011年2月28日,世界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银东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将宁夏的能源资源以直流输电形式“打捆”送到山东,开创了宁夏电力大规模外送的先河,打通了“西电东送”的北通道。
但这还不够,进一步推动资源优势转化,就要加快建设更高等级的电力外送通道。这一次,是特高压直流工程。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入网,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仍需解决。”国网宁夏电力副总工程师兼发展策划部主任闫志彬介绍,“2012年,国家批准宁夏建立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国网宁夏电力将打造‘风光储输’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提上日程。”
同年,国家电网换流站实现属地化运维。当年被选派到宁夏支援银东直流工程建设的48名员工中,徐辉等13人自愿留了下来。他们像13颗种子一般,扎根到宁夏直流工程的建设和运维中。
2016年8月24日,±800千伏灵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源源不断的电能通过1722千米长的线路,输送至浙江绍兴换流站。
“灵绍直流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项目之一。作为‘西电东送’重要项目,灵绍直流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足浙江全省六分之一的用电需求。”徐辉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去年灵绍直流利用小时数达到6229小时,居全国特高压直流工程首位;全年外送电498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达29.9%。”
截至6月1日,灵绍直流已安全稳定运行1900天。当年的13颗“种子”也在宁夏落地生根,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如今,宁夏电网直流人才队伍已经壮大到了168人,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像徐辉一样,投入到宁夏电网建设中。
与灵州换流站仅一条马路之隔,是华电国际宁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的风电场。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将这里的风电源源不断地送入大电网。
“过去,就算建了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也只能让机子在那晒太阳。有了直流外送通道,机子闲不住了。我们目前已投产运营风电146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万千瓦,都在稳定运行,通过直流外送通道不断送出去。”华电国际宁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与调度运行部主任贾成鹏告诉记者。
宁夏电网于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外送电量大于内供电量的省级电网。截至2021年5月31日,宁夏电网2021年累计外送电量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区内售电量338亿千瓦时。
闫志彬介绍,宁夏两大外送工程自投运以来,送电量年均增长率26.83%,连续五年实现百亿千瓦时级的阶梯式增长,为宁夏当地创造各类经济效益超926亿元,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4.26万个,同时为保障华北、华东地区电力需求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优质服务共圆乡村振兴梦
“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一个个移民新村相继出现,成为宁夏脱贫攻坚成效的缩影。
初夏时节,光伏板在屋顶上格外亮眼,农作物在光伏棚内茁壮成长,葡萄酒在酿造车间阵阵飘香……一个个定格的瞬间,演绎着闽宁镇移民户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宁夏调研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被西海固的贫困所震撼,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如今,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曾经“天上无飞鸟,地里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已成为令人羡慕的“金沙滩”。
“我是第一批从西海固山区搬迁到闽宁村的移民户之一。这里的变化我太了解了。从最开始的十几户到现在的6万多人,闽宁镇如今的精气神可真是不一样了!”走在原隆村的生态移民区,电视剧《山海情》中马德福的人物原型福宁村原党支部书记谢兴昌告诉记者。
原隆村村头巷尾,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闪耀着。光伏板下方连着成片的生态大棚。在这个有着“光伏小镇”之称的小镇,几乎每家每户都与光伏产业有着紧密联系。村民马志梅承包的大棚,就在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内。
“10亩葡萄、5亩蔬菜,我家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比刚刚搬来时增加了20倍,日子越过越好呢。”马志梅掰着手指细数家里的收入账。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将光伏发电与农业大棚深度结合,通过光伏发电、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谢兴昌带记者走进原隆村立兰酒庄。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几名工人正在过滤刚酿好的葡萄酒,39岁的车间主管刘莉在边上耐心指导工作。
2013年8月2日,刘莉与家人从隆德县搬迁到闽宁镇。刚搬来的头一年,她在工地上打扫卫生,在农田里掰玉米、挖洋葱,日薪可以拿到80元。
“那时候打零工,早上5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一个月可以挣1500元左右,比较辛苦。”刘莉回忆道。
2014年,刘莉进入酒庄工作,因为踏实肯干,很快就成为车间主管。“现在,老公也不用再在外面打工,来到酒庄的葡萄园工作,工资跟我一样,每个月可以拿到六千多元。我们还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可以一起开车上下班,安居乐业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刘莉笑了起来。
原隆村在贺兰山脚下,村里多家葡萄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吸纳着更多像刘莉一样的移民户就近务工就业。这些企业不仅是村里的风景线,也是“摇钱树”。
“供电企业是闽宁镇快速发展的幕后英雄。”谢兴昌说,“20多年来,供电企业一直是无条件支持,让咱这里的村民、企业在第一时间用上电、用好电。他们都是好样的!”
电力充足创造美好新生活
在西吉县南部葫芦河与马莲川河交汇处的纪念碑上,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一列醒目的大字。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六盘山地区,看到村民只能蒸、煮、烤和炒着吃洋芋,就将福建长汀制作薯粉的技术传授给他们。这种工艺制作的粉条,晶莹剔透,柔顺可口,被当地人称为“红军粉”。
海孝是土生土长的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人,他家的粉条制作工艺传到他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以前,大冬天的,一家十来口人经常从早到晚辛苦一天,最多也就能做100来斤粉条。”海孝说,“通了电之后,家里用上了鼓风机、电灯,能在灯下亮堂堂地做粉,我们相当满足。”
2002年,西吉县供电公司对王河村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全村通上了动力电。
“通上了动力电,农副产品加工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西吉县供电公司配电管理中心主任田永宁说,“当时在王河村,先后有20多家从事淀粉和粉条生产的作坊,制作粉条成了王河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海孝家引进了冷藏冷冻设备,以前只能在冬季生产粉条,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3000斤粉条。”海孝自豪地说,“我每年光给打工的村民发工资就是30多万元,带动了同村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红军粉”的故事,只是西海固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之一。在电力的支持下,当地大力发展红色革命旅游基地、各类养殖场及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各项产业不断壮大,为百姓就业、增收拓宽了渠道。
田永宁介绍,“十三五”期间,国网宁夏电力在固原地区投资20.59亿元,实施助力脱贫攻坚配套工程项目,为814个行政村通上动力电,惠及农村用电客户14.22万户。
记者采访结束时获悉,5月22日下午,湘宁两省区在银川召开能源合作座谈交流会,签署《能源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宁电入湘”工程,打造新能源省际合作典范。未来,更多清洁能源的打捆外送,也将进一步助推美丽新宁夏的建设。
13颗直流“种子”的故事
在宁夏,丰富的风、光及煤炭资源,转换汇聚成充足的电能。在建设宁夏能源外送“大动脉”的过程中,13颗“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