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米泽运转的耐雪型百万光伏电站

米泽市位于山形县最南端,地处绵延至吾妻连峰山脚下的盆地。属于山形县内降雪量较多的地区,被指定为特别大雪地带。年累计积雪深度有时达10m,市区每年的最高积雪深度约达1m。

输出功率约为2MW的“综合发电站米泽”就位于这个雪乡农田环绕的一角(图1)。地面距离太阳能电池板最低部的高度约为2.3m,阵列(电池板设置单位)后部的最高点约达5m。


图1:约2MW的“综合发电站米泽”(摄影:日经BP社)

设置角最大斜至45度,以方便电池板上的积雪滑落,同时加大了设置高度,滑落的积雪不容易堆到电池板最低部。

自2014年11月竣工以来,已经过了两个冬天。“第一个冬天利用重型机械清除过一次积雪,第二个冬天降雪较少,只以人工铲掉了积雪顶部,没有使用重型机械”。该发电站的开发运营商、投入运转后负责Q&M(运营及维护)的AC公司(米泽市)社长大友裕一信心十足地表示,这是一座“耐雪型百万光伏电站”(图2)。


图2:设置角为45度,设置高度为2.3m(摄影:日经BP社)

不输全国平均值的发电量

AC是在日本东北地区和北海道开展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初创企业。向“综合发电站米泽”的业务公司投资的除了AC外,还有两家当地企业。分别是从事真空制膜装置部件清洗再生业务的Micron metal(米泽市),和从事废玻璃瓶、荧光管及干电池回收利用等业务的Wastec山形(山形县高畠町)。

大友社长说,“降雪较多的米泽也完全能开展光伏发电”。2015年度的年发电量约为231万kWh,比预计的199万kWh高出16%。设备利用率超过14%,毫不逊色于日本全国的平均数值。

“夜里电池板上落下的积雪,如果第二天早上雪停了,几乎在上午就会全部滑落。积雪造成的损失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大片的积雪反射日光反而还能让发电量增加。由于全年气温相对都比较低,夏季发电效率也不会大幅降低,从全年来看,发电量不输于日本全国的平均值”(大友社长)。

除雪作业在降雪量非常大的年份,预计一冬也只需1~2次,但令重型机械移动到发电站内比较费力,因此称截至今年冬季一直租用大型轮式装载机停放在发电站内(图3)。


图3:一个冬天利用重型机械除雪1~2次(摄影:AC)

螺旋桩埋入地下4m深

应对积雪的架台设计还运用了北日本Sash工业(北海道北见市)在北海道积累的经验。基础为将螺旋型钢管桩埋入地下4m深处(图4)。除了支柱和横梁外,还用了很多斜撑,强化了积雪荷载。支柱采用厚度3.2mm,横梁和斜撑采用厚度2.3mm的热浸镀锌钢材。


图4:建设时的情形。使用4m的螺旋桩(摄影:日经BP社)

考虑到严峻的气候条件,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长州产业的产品,光伏逆变器(PCS)为东芝三菱产业系统(TMEIC)制造等,主要设备均采用品质和耐久性得到公认的日本企业的产品(图5)。


图5:太阳能电池板为长州产业制造,光伏逆变器(PCS)为东芝三菱产业系统(TMEIC)制造(摄影:日经BP社)

建设费用约为6亿日元,从当地金融机构融资。采用有业绩的国内企业的产品也是为了提高可融资性(投资合格性)。投入运转已经2年时间,据称在气候恶劣的冬季也几乎没有发生故障。大友社长坦率地说,“每次看到附近有发生故障的光伏电站,都为采用国产企业的产品而感到庆幸”。

对弃耕地进行农用地转用建设

大友社长在米泽市经营着空调设备相关公司,东日本大地震后,可再生能源受到关注,因此决定致力于光伏发电,作为新业务成立了AC公司,已经开发运营了5座光伏电站。

“综合发电站米泽”是其第一个项目(图6)。接到“没有耕种的土地,能否用来建光伏电站?”的商谈,是在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刚实行后。商谈的土地,属“第一种农地”,原则上是不可以转用建光伏电站的。

但这块土地已经荒了10年以上,成了杂木林。因此,他们本着“未利用土地若能建光伏电站,则能促进地方经济活跃”的想法,探索了农地转用的道路。“第一种农地”的门槛虽高,但因农林水产省主导的农山渔村可再生能源法的实行,根据其规定就可以进行农地转用。

农山渔村可再生能源法要求通过光伏电站业务的运营促进农林渔业的健康发展。“综合发电站米泽”将部分卖电收益捐赠给当地农业组合法人等团体,因而符合该法的要求。

QQ截图2016092615275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米泽运转的耐雪型百万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