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谁是真正的“追光者”?A股跨界光伏追踪

如果评选2022年国内光伏行业的年度热词,“跨界”定会上榜。各路资本快速涌入火热的光伏赛道。它们的背景各异,有乳企、玩具商、环保公司,甚至养猪大户;它们的布局点不尽相同,有硅片、电池、组件,甚至辅材。

根据业内数据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已有超过60家公司跨界光伏。它们的跨界手法“八仙过海”,或收购现有的光伏公司股权,或设立新公司开辟光伏业务,或提供项目蹭上光伏概念,或改换门庭变更主业。这其中,不少A股公司竭尽所能,即便在自身资产状况、财务收入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光伏仿佛成为了它们焕发资本“第二春”的救命稻草。

而随着国内光伏产业产能疯狂扩张已成既定趋势,对于这些跨界者而言,谁又能大浪淘沙,成为真正的“追光者”?

账面资金普遍不足

进入2023年,跨界者的队伍以及布局动作还在更新。

今年1月,环保设备企业仕净科技宣布豪掷百亿,布局N型TOPCon电池——其拟在安徽宁国投资建设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总投资最高不超过112亿元。

记者注意到,这也是自2022年以来正式官宣百亿N型TOPCon电池项目的第三位跨界者。此前的两家公司是沐邦高科、皇氏集团,分别以益智玩具和乳品为主营产品。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形势整体表现不佳,不少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相较之下,新能源领域的确定性较高。”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频频吸引“圈外”企业进入的现象恰恰佐证了行业的高热度,但眼下整个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是骡子是马,总要出来遛遛。”

的确,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无论是上中下游的制造端,还是应用环节的电站端,资金密集型的特征显露无疑。这意味着,从其他行业跨界而来的新进者,不能只耍“嘴皮子”功夫。

但实际情况是,不少跨界企业本身的资产状况、财务收入并不出众。其中,有企业的账面资金甚至不足亿元,却要“撬动”百亿投资项目。

13家A股公司跨界光伏详情

记者统计发现,电池片、组件环节已经成为跨界者的热门选择,并且聚焦新型光伏电池技术。

“技术迭代是光伏产业向前发展的主旋律之一。2022年被业内视作N型技术商业化元年,以此为节点到未来三至五年,新技术的红利将持续释放。”某券商机构关注新能源行业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即便现在不少光伏巨头企业已经开始塑造在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壁垒,但对于其他新进入的企业而言仍然存在分食市场份额的机会。

“技术、资金都是硬件条件。”他强调。

事实上,不少跨界光伏的A股企业之所以备受质疑,资金问题首当其冲。

仕净科技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其固定投资就高达90亿元。虽然项目分两期建设,但一期投资也有75亿元。相较于这笔巨额投资,该公司财务状况就显得捉襟见肘——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仕净科技总资产32.75亿元,净资产10.90亿元,期末现金余额仅3.2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近些年来逐年走高。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仕净科技资产负债率达66.31%,创下近五年来的新高。

类似情况的还有华民股份、皇氏集团、沐邦高科、绿康生化。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这四家公司净资产分别为4.82亿元、17.02亿元、9.56亿元、6.50亿元,期末现金余额分别为0.86亿元、3.29亿元、0.60亿元、0.35亿元。但这四家跨界企业,面临着投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项目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假李鬼还是真李逵

“江西猪王”正邦科技近期麻烦缠身。

1月31日,该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巨亏110亿元至130亿元。一时之间,市场哗然。

时间回溯至2022年6月20日,深陷资金链危机的正邦科技开市后股价却一字涨停。这一表现与其所公布的百亿合作不无关系,6月17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其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签订了《“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双方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实际上,养猪大户正邦科技旗下的养殖场屋顶资源不少,这为双方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了可能性。但截至目前,双方合作的光伏项目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正邦科技的上百亿光伏合作项目所带来的的股价炒作效果昙花一现。

而宣布跨界后股价一度翻倍的沐邦高科,也还陷入亏损泥淖。

2022年2月,沐邦高科开启外延式并购,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豪安能源从而切入光伏制造领域。同年6月,该公司官宣将在安义县建设8GWTOPCON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大幅迈开了跨界步伐。尽管该项目随后取消,但截至目前,沐邦高科已经先后宣布在梧州、鄂城区累计投资年产20GW 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并在内蒙古投资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合计投资总额为103.50亿元。

然而,这一系列布局并没有对业绩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沐邦高科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该公司预计亏损1.78亿元至2.18亿元,亏损金额较2021年有所扩大。

尽管沐邦高科解释称,其业绩亏损主要原因系玩具业务营业收入下降和拟计提美奇林相关商誉减值准备所致。但对于光伏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已超七成的该公司而言,其新业务承担的填坑压力并不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炒作过后,沐邦高科的股价也很快从高点回撤。这预示着,今年能否扭亏为盈将成为该公司跨界光伏成功与否的最直接考验。

不可否认的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的情况显示,资本市场对于A股“追光者”们的考察,基本回归到了对后续能否带来实际性投入与产出的观察。

今年2月1日,皇氏集团再度公布跨界光伏新动作——该公司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黑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提升皇氏农光公司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的产品效率。

自该公司宣布跨界以来,围绕在其身上的质疑就从未消失。记者注意到,过去十年间,皇氏集团曾有过两次跨界,2014年收购影视资产,2019年剥离;2020年与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布局人工智能,但无后续进展。

如今,第三次跨界选择光伏,皇氏集团在豪掷百亿投产N型TOPCon光伏电池之后,其需要打消市场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目前TOPCon电池业务采取的是订单先行策略。该公司介绍,基于农光互补公司对相关光伏 EPC业务的控制,已签订部分TOPCon太阳能电池的销售框架协议,农光互补公司旗下项目公司目前正采取委托第三方代加工的方式以完成部分订单。

可以肯定的是,部分选择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其主业经营情况并不理想,跨界为谋求新出路。但当其向资本市场铺开新画卷后,是抱诚守真,还是忽悠了事,时间将会给出答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谁是真正的“追光者”?A股跨界光伏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