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韩国、印度光伏制造业,会否对我国海外市场构成威胁?

树欲静而风不止,竞争永远是常态。

韩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加大产能投资,印度则加快本土光伏制造的同时,加大对美国光伏产品出口。

这些海外竞争对手,在短期内尚不能对我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构成挑战。但从长期来看,会对我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竞争呢?

韩华美国佐治亚州工厂,1.7GW组件年产能发电量,号称与胡佛大坝峰值发电量接近

01

韩华,想在美国东山再起?

韩华在美国的光伏制造工厂正在提速。

3月23日,韩国光伏巨头韩华Qcells宣布,计划在美国佐治亚州投资1.47亿美元,建设一家生产太阳能封装胶膜的工厂。

截至目前,韩华已宣布将在美国投资逾26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清洁能源制造业领域的最大投资。

韩华目前在美国佐治亚州道尔顿工厂拥有1.7GW的组件产能,在今年该厂产能扩建后将达到3.1GW。

该公司是美国目前产能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 同时也是美国住宅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第一大组件供应商。

韩华对于美国光伏制造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佐治亚州。今年1月,该公司曾表示,通过这一系列投资,该公司在美国的太阳能组件产能计划在2024年底时达到8.4GW。

行业媒体Electrek评价,美国即将获得第一个完整的太阳能供应链,而Qcells也将成为美国唯一一家建立了从原材料到成品面板的完全集成的硅基太阳能供应链的公司。

目前,韩华的组件产能约为13.8GW,其中在韩国本土为4.5GW,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为6.2GW,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6%。

最近10年,韩华非但没倒,甚至仍在第一梯队,足以引起中国企业重视

2019年,韩华在美国佐治亚州建立第一家光伏组件工厂时,当地实际上已有两家光伏制造企业——创始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Suniv以及在2010年从德国引进的Mage Solar。不过,这两家企业在强大的中国光伏企业面前毫无竞争力可言,已濒临破产倒闭。

据媒体汇总,从主产业链到辅材,韩华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完整的美国太阳能供应链:

光伏辅材产业链中,韩华化学是封装胶膜原料光伏级EVA粒子的重要供应商,韩国的SKC也是知名的背板材料PVDF的供应商,韩华在辅材供应上具有先天优势。

2022年3月,韩华收购REC Silicon4.67%的股份,一举成为REC Silicon的最大股东。REC Silicon在美国经营着两家多晶硅制造工厂,年产能为2万吨,其中华盛顿州摩西湖1.8万吨,蒙大拿州比尤特2000吨。

根据今年1月REC Silicon官网公布的信息,REC华盛顿州摩西湖工厂未来10年内生产的全部多晶硅都被韩华锁定。

REC华盛顿州摩西湖颗粒硅工厂;来源:公司官网

REC Silicon旗下的摩西湖工厂创建于1984年,其产能已从一台硅烷装置和一条西门子技术生产线发展到三台硅烷装置,目前主要生产S级颗粒硅。该公司官网宣称,流化床反应器(FBR)技术使用西门子技术所需电力的十分之一,提供低成本材料和超低碳足迹,使其太阳能组件价值链更具可持续性。

02

印度,光伏产品主要出口美国

我国一季度光伏产品出口的前十个国家,和去年的情况出现了较大出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印度市场。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一季度,我国对印度光伏产品出口高达28亿美元,今年则陡降至6.29亿美元。一个国家,就跌了20多亿美元!

去年4月开始,印度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征收25%的基本关税,对来自中国的组件征收40%的基本关税。这是印度市场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印度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外唯一的10GW级以上的光伏市场,光照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严重依赖进口。

近年来,印度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本国光伏制造业发展,贸易保护也成为重要手段。

在抵制中国光伏产品的同时,去年第4季度,印度自身的光伏产品出口却在猛增,全年出口5.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1%,美国为其最大市场。印度的光伏出口在去年第4季度爆发,在全年占比高达66%。从队友到对手,这就是一向如此的印度。

后记

从碳基能源到硅基能源,这场全球能源革命可以称得上是能源领域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掌握了硅基能源,从某种角度上说,谁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未来能源的话语权。这对于某些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期掌握中东石油话语权的大国来说,对于能源的重要性的认知,当然无比深刻。

一方面,美国、欧盟甚至印度都在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反制中国光伏产品,扶持本国光伏制造产业。此前,笔者报道,已有多位有识之士呼吁,虽然欧美建设光伏制造产能的成本极高,但其决心之大,绝对不容小觑。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光伏制造业如果和欧美“脱钩”,代价之大,难以想象。

另一方面,我国光伏制造业扩产激进,这种竞争是否仍属于良性竞争,也许等不到今年年底,市场就会给出答案。产能过剩是很多行业的常态,但严重过剩就不是了。我国的光伏组件价格战,会否从国内市场打到海外市场,以价换量,降价跑量?如果真的不幸言中,那么,欧美国家也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以极低的成本采购到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并在未来的新能源竞争之中迎头赶上。

随着海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光伏企业出海的难度正在提升,风险正在加大。怎么办?

笔者认为,早已告别草莽时代的中国光伏企业,在今天的出海,已不能用“风浪越大鱼越贵”一言以蔽之。最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我们自己,不断巩固各大自的差异化优势,夯实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基础,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同时,要以积极有为、竞和抱团的心态走出去,成人达己的同时,保持住中国光伏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地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韩国、印度光伏制造业,会否对我国海外市场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