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山西吉县:贫困户有了“光伏银行”

扶贫名片:截至10月8日,吉县79个村级光伏电站共计发电1035.54万千瓦时,结算电费343.8万元,平均为每个村集体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据测算,全部村级光伏电站稳定发电后,每年可带来983.8万元的发电收益。今年8月8日,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我们村主要靠‘克难坡’景点发展旅游业,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村集体收入有限,拿不出钱来为村民办事。有了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2万千瓦时,能给村集体增收10万元,为我们村优化村容村貌、投资公共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10月9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南村坡村村主任郭生荣扫掉光伏板上的浮土,从最西头一直走到最东头高兴地说。

不光是郭生荣一人,整个吉县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8月8日,这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骄傲的大事: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吉县退出贫困县。而吉县供电公司作为建设者也参与其中,见证了吉县的蜕变。

走进吉县东城乡雷家庄村村级光伏电站,光伏管理员正在光伏板旁忙碌,脚下放着湿漉漉的新鲜花生。“村里鼓励贫困户有效利用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光伏板下的土地也要合理利用。所以站里也种满了低矮的作物,像豆类、花生、西红柿、红薯和辣椒。”管理员笑盈盈地介绍道。

雷家庄村有着吉县地形的典型特征:地貌复杂、沟壑纵横,不易发展大面积作物经济。但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38小时。2016年,吉县县政府决定充分利用日照长的条件,在全县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助力贫困人口快速脱贫致富。

吉县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相关光伏扶贫政策,从2016年开始,连续3年共投资978.51万元,完成了全县79个村级光伏接入配套工程的建设,光伏电站容量7900千瓦。2018年5月15日,在吉昌镇小府村村级光伏电站投运现场,随着工作人员推闸送电,该公司提前195天率先在山西省完成国家“十三五”第一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电网配套设施的建设、验收和并网送电工作,也标志着该县79个行政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入国家电网,实现了该县所有行政村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全覆盖,受益人口达到7.4万人。

“我村村级光伏电站自2016年投运以来,每年发电10万余千瓦时,为村里共带来了29万余元的收益。村集体有了这笔钱可以为村民办好多实事,这是我村脱贫摘帽的重要助力之一。”东城乡雷家庄村村支部书记葛万喜说道。

该村集体收入以前一直为零,现在这笔收入主要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中老弱病残人员的直接补贴,资助贫困大学生和村集体经济支出等,为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山西吉县:贫困户有了“光伏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