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光伏设备行业:HIT技术渐行渐近国内设备商将放异彩

  HIT 效率提升潜力高+降本空间大,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太阳能电池技术HIT 通过独特的异质结结构可显著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量产效率已突破 23%。其优势主要有:
  (1)效率提升潜力高, 通过叠加 IBC 或钙钛矿技术, 最高效率可分别达 25%、 28%以上;
  (2)降本空间大, 低温工艺+N 型电池更容易实现硅片薄片化;
  (3)其双面对称具有更高的双面率(现已达 85%,未来可达 98%, PERC 为 82%),双面电池组件可获得10%以上的年发电量增益;
  (4)较 PERC 电池更低的光致衰减, HIT 的 10年衰减小于 3%, 25年发电量的下降仅为 8%。
  HIT 电池降本的主要方向是材料+设备,国产化降本空间大截止至 2018年底, HIT 电池生产成本约为 1.22元/W, 其中硅片成本和浆料成本占比最高,分别为 47%和 24%。未来降本增效的主要方向有:
  1)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使用量,目前 HIT 硅片厚度为 180um,未来有望降低到 100um; 2)控制银浆消耗量, 梅耶博格的 SmartWire 技术将使银浆消耗量减少 2/3,国产化后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3)提高设备的单机产能+进口替代, HIT 国产设备的整线投资额有望从 10亿/GW 降低到 5-6亿/GW。值得关注的是: 目前设备折旧约占电池成本的 15%,未来有望通过设备国产化和设备效率的提升,将设备折旧降低到 7-8%。
  HIT 技术路线设备数量少但难度高,镀膜设备是核心设备HIT 的制造只需 4大类设备,分别是制绒清洗设备(投资占比 10%)、非晶硅沉积设备(投资占比 50%)、透明导电薄膜设备(投资占比 25%)和印刷设备(投资占比 15%)。其中制绒清洗设备和丝网印刷设备,国内的捷佳伟创和迈为股份可以实现国产替代。而最关键的镀膜设备, PVD 和CVD,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设备厂商,如梅耶博格、 Singulus。优秀的国内厂商, 如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和理想能源已经开始了镀膜设备的研制开发且小批量出货,关键的 CVD 设备也开始进入主流电池片厂商的产品认证过程中。
  预计 2019-2022年 HIT 设备市场空间超 220亿HIT 技术路线目前处于小规模试产阶段, 现主要的示范项目有四个,分别为新加坡 REC 的 600MW 项目(梅耶博格提供方案),山煤集团的10GW 项目(钧石能源提供方案),通威合肥项目(迈为提供方案),通威成都项目(主要合作捷佳伟创)。预计这几个项目将在 2019年 Q4或 2020年上半年出量产数据, 届时 HIT 的生产工艺路线和降成本方向将更为明朗。我们认为, 量产 HIT 电池要比 PERC 电池更有竞争力的话, 则其转化效率需达到 24%以上,单位投资降低至 5亿元左右。根据我们测算,预计 2019年-2022年 HIT 设备的市场空间超 220亿,其中 2019年 17亿元,2022年 120亿元,复合增速为 9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光伏设备行业:HIT技术渐行渐近国内设备商将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