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
本次共有320项科学研究进展推荐送选,排名前10 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阐明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机理入选。
附:阐明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机理简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广受关注的新一代光伏技术,而其工作稳定性是目前产业化的主要障碍。传统研究主要通过组分优化、封装、界面改性和紫外光过滤等来有效抑制如氧气、水分和紫外光等因素导致的性能下降,从而提升器件的稳定性。然而要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寿命,需要发展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以抑制使役过程中材料的本征缺陷。
为提高本征稳定性,北京大学工学院周欢萍研究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严纯华/孙聆东研究组及其合作者提出,通过在钙钛矿活性层中引入铕离子对(Eu3+/Eu2+)作为“氧化还原梭”,可同时消除Pb0和I0缺陷,进而大幅提升器件使用寿命。
铕离子对氧化还原梭工作机理
有趣的是,该离子对在器件使用过程中没有明显消耗,对应的器件的效率最高达到了21.52%(认证值为20.52%),并且没有明显的迟滞现象。同时,引入铕离子对的薄膜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连续太阳光照或85oC加热1000小时后,器件仍可分别保持原有效率的91%和89%;
在最大功率点连续工作500小时后保持原有效率的91%。该方法解决了铅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限制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的本质性因素,可以推广至其他钙钛矿光电器件,对于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无机半导体器件也具有参考意义。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A)和实物(B)
“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寿命的机理”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寿命的机理”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关推荐
- 纤纳光电CEO姚冀众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历程与展望》专题报告
- 光伏「周事迹」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山西分布式光伏新规/华电/华润/天合/通威/协鑫
- 通威创双面率新纪录:双面发电TOPCon技术再塑行业新标杆
- 四川省经信厅: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光伏支架用耐候钢的研发
- 前沿光伏技术之激子倍增——让光生载流子倍增的太阳炼金术(一)
- 一图读懂爱旭ABC铜互连技术
- 澳洲加大能源转型刺激力度,太阳能电池补贴每户最高或超1.1万澳元
- 晋能科技异质结新型镜面化处理技术助力电池效率实现新突破
- TÜV莱茵光伏电池测试中心启用 助力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N型引领 | 马丁格林实验室携手一道新能中央研究院,冲刺40%效率新突破
- 欧达光电荣获TÜV莱茵全球首批N型TOPCon双玻组件沙漠光伏认证&0BB技术认证
- 通威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案例分享及技术对接会
- ABC技术助力光伏产业迈向零碳未来
- 引领薄膜沉积创新 浙江晟霖益嘉锻造国产高端装备脊梁
- 重磅!隆基正式发布HIBC技术及其量产组件
- 25.5%!晶澳科技创TOPCon组件转换效率新纪录!
- 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同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
- 河北: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