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N型TOPCon成为产业圈及资本圈的热点。实际上,N型TOPCon也一直是本公众号的跟踪重点。
今年,N型TOPCon出现了三大关键变化:一是技术路径不再有争议,二是头部企业GW级产能上升较快,三是能源央企GW级订单频现。
在制造成本波动及土地资源愈发稀缺的背景下,N型TOPCon刚好戳中市场痛点,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衰减率、弱光性等优势受到青睐,市场端加速推广和渗透,晶科能源更是引领N型TOPCon订单潮。
01
N型TOPCon迎来订单潮
近期,N型TOPCon组件迎来订单潮。
以晶科能源为例,作为N型TOPCon的坚定支持者和引领者,其N型TOPCon组件发布仅半年时间,订单已经超过10GW,客户不乏国内外能源巨头。
目前,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中核集团、中广核等能源央企先后向晶科能源采购N型TOPCon组件,其中华电集团和大唐集团采购量分别达1.5GW和1GW。
今年,能源央企纷纷开启N型组件招标模式,成为N型迭代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唐集团2022年第四季度光伏组件招标中,N型组件占比已达24%。
在海外市场,晶科能源在欧洲已经获得大量订单,在日本的首个N型TOPCon组件项目已经开工,近期还与巴西Aldo Solar公司签署600MW的N型TOPCon组件分销协议。
实际上,除了晶科能源,其他N型TOPCon企业的订单情况也颇为乐观,市场表现活跃。
02
渗透率加速
市场买单,渗透率加速。
目前,N型电池接替P型电池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尤其是TOPCon和HJT,这个已经是行业共识。
相较于HJT,目前TOPCon电池的成本及性价比优势已经凸显,量产速度更快,尤其在头部组件企业的引领下,作为新一代技术更容易获得终端客户的认可,市场推广也明显更快。
不完全统计,2022年底全球N型TOPCon产能有望超过35GW,到2022年第四季度TOPCon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10%。
其中,晶科能源N型TOPCon产能已达16GW,在建产能19GW,2022年N型TOPCon组件出货目标为10GW,均位居行业第一。
根据著名的“创新扩散模型”,创新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超过10%之后,将进入陡峭的上升曲线,渗透速度加快,我们可以称之为渗透率指标下的产业临界点。
以上一代PERC电池为例,得益于单晶硅片的大规模渗透和设备国产化的快速提升,2017年开始迅速推广和应用,2016—2020年的渗透率分别为9%、15%、33.5%、65%、86%。
随着市场认可度提升和产能快速增长,N型TOPCon的渗透率正在确定性提高,尤其是在四季度突破10%之后有望在明年加速。
N型TOPCon已经迈过从0到1的关键时点,正在从1到N的道路上快速向前。
03
戳中市场痛点
N型TOPCon确实戳中了市场痛点。
当前,光伏市场端面临诸多痛点,比如:装机需求越来越大,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资源争夺愈演愈烈;场景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如何适配并价值最大化;制造端成本波动明显,非制造成本等隐性负担不断加剧,收益率压力越来越大;投资方不仅追求每一平米能装更多瓦,还想每一瓦发得更多,发电更久,衰减更少;等等。
目前,N型TOPCon相较于PERC电池,尽管成本还略高,但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及发电效率提升,LCOE降低,全生命周期性价比彰显,可以显著提高IRR,戳中了光伏电站作为生产资料的痛点,这也是被市场端认可的根本原因。
以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Tiger Neo”为例,目前量产输出功率最高620W,效率最高22.30%,同样面积发电量增加4-5%,双面率达85%,0光衰,低温度系数,更长生命周期,可以实现更低的LCOE和更高的IRR。
尤其是,近年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光伏基地建设,恰巧凸显了N型TOPCon的场景优势,正在成为助推N型TOPCon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随着规模化生产,成本继续下降,N型TOPCon的性价比优势还会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可以预期,N型TOPCon的渗透率在突破10%之后将快速提升,而HJT、IBC等其他竞争性技术短期仍有一定差距,这些综合性因素决定未来2-3年将是N型TOPCon的黄金时期。
近年,N型技术在喧嚣中不断进化,如今TOPCon量产速度加快,今年底产能有望超过35GW,同时海内外大型客户已经认可,GW级订单频现,渗透率预计很快跨过10%拐点并加速,N型TOPCon有望像光伏行业任何一次技术迭代一样进入红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