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关于光伏topcon新技术和上下游利润的观点

欧洲天然气大涨,还有德国电价又创了历史新纪录,光伏板块基本面依然强劲,今天继续逆势上涨。

今天硅料价格平均再次上涨0.7%,是符合预期的,8月份国内将有5家多晶硅企业处于检修状态,影响部分产量,同期虽有乐山协鑫、包头新特、内蒙通威等新增产能爬升增量,对供应紧缺现状略有缓解,但供应总量仍不及需求,总体看,硅料价格仍处在上行区间。

硅料进入产能释放周期,这样的话整个产业链的需求会回升(之前主要是硅料卡着),从这个逻辑来看的话,电池片、组件以及辅料环节将是受益弹性最大的。另外,现在也不要博弈硅料价格是否会大幅下降了,意义不大,因为下游需求太旺,今天最新的一期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的,所以短期只要看硅料产能是不是在加快释放,只要是在快速释放、然后价格没有太离谱,就能推动整个产业链需求回升,利好整个产业链,当然能降价更好,机构目前是预期9月之后才会有小幅下降。

从7月底至8月中旬,相关企业几乎都已将全月长单签订完毕,甚至个别企业订单已签至9月中旬。月初就出现订单超签的情况,可见硅料紧缺程度依旧,所以8月价格也很难下降,出现价格不涨已经是利好!

目前预计,9月相比较7月环比增加20%,产能持续进入释放周期,但有一个爬坡释放的过程,不太可能一下子全部出来。目前硅料厂订单已经签到了8月底,部分硅料厂订单已经签到了9月初,所以预计8月份是看不到硅料价格下降的。

预计后续硅料价格从28万元/吨逐步下降,可能年底仍在24万元/吨,明年Q1由于有订单支撑,预计硅料价格维持23.5-24万元/吨,预计明年年底价格到20.8万元/吨左右,对应组件价格1.82元/W。

这比预计的要更慢,之前判断明年均价可能回到18万。真正的降价应该会在2024年,到时候组件价格降幅相比现在15%左右,降幅不会特别大,主要源于需求释放。

硅片订单已经签到了8月底,没有议价空间。电池片、硅片、组件基本没有太多库存,特别是电池片企业,在明年二季度以前,电池片紧张的状况还是无法改善的。终端需求方面,目前需求方面比较好,特别是国内订单量非常大。

海外经销商囤货,往年来看一般欧洲市场出口量一个月在5-6GW,最好的时候是6-7GW,所以今年一个月出口欧洲9GW以上多出来的部分是经销商库存,囤货原因是需求很好,预计欧洲10月份以前都是旺季(天气还很好),叠加今年年初硅料降价时囤货尝到了甜头,海外库存看不到有消化不掉的压力。

但是市场已经开始打预期了!因为8月已经开始有新增产能释放,9月相比较7月环比增加20%,产能持续进入释放周期,进入四季度释放量更大,只不过会有一个产能爬坡过程。

电池片和EVA-胶膜会成为新的相对紧缺的环节。电池片没有太多库存,并且新技术产能释放大多是在明年二季度,所以尤其是N型电池片,紧缺将会持续。EVA-胶膜核心逻辑也是产能投放放缓,供需紧张会持续到2024年。

继续中长期看好光伏板块的逆变器、组件、电池片、设备。

西安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在8月8日正式对外公布了2022年单晶硅光伏组件框架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名单。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正泰、一道新能等9家企业入围。该项目的规模为1.2GW。

随着topcon电池在设备和技术上的突破,2022年和2023年topcon电池预计扩张50GW和80GW以上,带动设备和材料需求的增加,这轮技术进步+182/210电池的短缺。

下面是topcon的产能图

8月8日,N型TOPCon技术领军企业中来首次发布电池价格公示。其中,

182双面电池报价为:1.40元/W;

210双面电池报价为:1.41元/W。

从价上看,新型技术带来的盈利溢价,23年电池环节/一体化的溢价分别4分和8分钱。N型技术变革趋势下,topcon凭借降本增效的优势率先开启规模产业化。

目前来看,2023年PERC电池单W净利润预计4分钱,topcon电池有望做到8分钱的盈利。

topcon电池产能的扩张带动设备需求的增加,包括了沉积设备和激光设备等,为了解决银浆也对穿焊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topcon电池的扩张也将带动POE胶膜需求量的增加,所以大家可以重点挖掘电池新技术,设备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TOPCon 电池优势显著,多工艺路线并进。TOPCon 电池优势体现三方面:优异的表 面选择性钝化能力提升电池转换效率,目前行业量产效率 24.5%-25%,未来产业化效率有 更高的提升空间;拥有低衰减、高双面率、低温度系数等优点,提升组件发电增益;TOPCon 与 PERC 产线兼容,设备改造升级可达到降本目的,且超细栅工艺带来的银浆降本,能够 给予 TOPCon 更大的竞争优势。TOPCon 制造有三个核心工艺,包括界面氧化物生长、本征多晶硅沉积及多晶硅掺杂,核心设备技术路线包括 LPCVD、PECVD 及 ALD 路线,LP 是目前主流量产路线,后两者近期产业化验证数据均表现较好,有进一步降本提效的 空间,预计下半年将开启产业化应用。

总结一下,短期硅料价格预计是降不下来的,国内的订单需求量非常大;topcon技术突破带动需求增加,盈利有望提升。而且,后续随着硅料产能落地,利润目前到了电池片,后续会到组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关于光伏topcon新技术和上下游利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