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补能方式上,当其他汽车品牌还在扎堆宣传800V高压平台技术,作为800V高压平台“老玩家”的比亚迪,已经打开了乘用车“双枪超充”的思路。
12月18日,比亚迪在北京举办了“不止于快,全能进化——比亚迪全场景高效充电技术沟通会”。此次沟通会上,比亚迪站在用户角度,推出了更符合新能源用户需求和充电国情的解决方案。
实现800V高压平台技术确实存在难度,但在比亚迪身上,800V高压平台技术已经是8年前就被攻下且上车的技术。不只是做800V高压平台超前,现在,比亚迪在升压充电和双枪超充技术上又快一步,构建出了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
800V高压平台,比亚迪8年前玩剩下的
在比亚迪身上,总能挖掘出不一样的惊喜。在最近车企争相涌入的800V高电压平台赛道,比亚迪实际已经是“老玩家”。
早在十几年前,比亚迪就已经开始研发800V高电压平台,2009年,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上就采用了高电压方案。到2015年,比亚迪就推出全球首款搭载800V平台的乘用车。其中,秦EV(2015年款)充电终止电压能够达到752.4V,唐DM(2015年款)充电终止电压更是高达820V。当时,市面上的乘用车都是低电压,只有比亚迪是高电压。
不“吹嘘”并不等于没有,现在看来,比亚迪只是低调,其800V高电压平台至少领先了行业两三代。
目前,比亚迪的海豹、宋L、腾势N7等车型等都是800V平台。而从全球车企推出800V车型的时间线看,直到2019年9月,保时捷推出采用800V的Taycan才第一个追赶上,足足晚比亚迪四年。之后2022年,极狐、小鹏、奥迪等车型才跟上节奏,今年800V更是被竞相追捧。
在技术储备上,800V平台三电技术包括电机、电机控制器、OBC、空调压缩机、1200V功率器件等,比亚迪早已全面突破。在当时,国内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与高压车型充电并不兼容,影响了充电效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为解决这个难题全球首创的升压充电技术,这项技术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目前,比亚迪的升压技术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实现升压功率大于120kW。
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比亚迪为何不选择大批量自建超充站或换电站?类似行业内正在“卷”的800V快充,以及蔚来力推的换电模式等。
从比亚迪8年前就实现800V高压技术的能力可见,比亚迪完全有技术做到超充体验,但需要考虑的是,比亚迪身后月销30万辆、年销几百万辆的庞大用户体量。
小体量的车企选择自建超充桩,或许可以满足车主需求,但比亚迪的新车销量速度还在不断加快,11月30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基于这样的体量,自建超充站或换电站并不贴合现实情况。
并且,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的超充桩也仍然稀缺,数据显示,目前电流超过300A的公共超充桩仅有2%。所以,对于充电速度这个痛点,比亚迪选择了另一个更务实的解决方案——即给快充桩升流,双枪超充。
双枪+升压,比亚迪打通所有充电链路
实际而言,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直流充电桩的快充速度并没有想象中快,无法充分发挥高压平台的实力。这一定程度上令消费者的充电体验大打折扣。
为了让公共快充桩价值最大化,比亚迪在车端和桩端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领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比亚迪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超80万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可以做到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
以腾势N7为例,双枪快充是对两个充电回路设置了与充电桩通讯的智控单元,两个充电口均完全符合国标充电接口、控制导引、通信协议的标准要求。同时,两个充电回路独立控制,互不干扰。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公共快充桩上可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350km。
一方面,双枪超充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公共快充桩资源。与其让用户去争夺极少数的超充桩,不如另辟蹊径为用户带来更普适的快速补能体验。
另一方面,双枪快充对基建的要求更低,无需大范围打造新的充电网络,且兼容性更强。以蔚来主打的换电模式为例,虽然换电时间快,但建设成本高,且很难做到全品牌兼容。相比而言,比亚迪的双枪快充技术不止充电快,还更具性价比。利用现有的充电站就可以实现双枪快充,双枪快充技术的成本基本在产品身上。并且前景可期,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功率逐渐提升,双枪充电的速度势必也将随之提升。
当然,在快的基础上,比亚迪也充分做到了安全的考量。因为升流技术对电池热管理考验更严苛,比亚迪全球首创复合直冷技术,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2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式流道设计,电池冷却面积提升100%,换热能力提升85%以上,可以为用户超充安全保驾护航。
北方冬天充电,终于无需再谈“温”色变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整体不断攀升,但分地区看,华南地区超过30%,而东北地区却不足10%。
究其原因,冬季极寒低温严重影响用车体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寒冷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尤其近期北方大范围降雪,让电动车遭遇冬季极寒环境,充电速度慢,严重影响电动车用户的充电体验。
针对北方冬季充电难的困境,行业中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外部加热法,即热源位于电池外部,通过加热膜或加热板加热、冷却液加热、冷媒加热等外部物理传热方式给电池进行加热。但是外部加热法存在加热速度慢、能量利用效率低、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固有缺陷。
比亚迪不同,其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比如腾势N7,在-30℃极寒条件下,拥有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能够让电池加热速率比传统方案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而且,不仅在充电时能自加热,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都能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障极低温整车性能。对于北方用户而言,极大地改善了冬季用车体验。
充电问题一直是新能源用户最关注的痛点,但什么是当下最合适的充电技术,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集800V、升压、双枪以及自加热等技术于一身,比亚迪已经打通了所有充电链路。在充电技术的全面创新之路上,比亚迪作为行业领头羊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遵循自己的补能逻辑,兼容过去、面向未来,结合自身情况和现有资源持续创新技术,构建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补能体系,提供更适合用户的补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