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8月圆柱电池装车同比增长398%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1.2万台,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34.4GWh,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12%。电池形状方面,圆柱电池装机1.15GWh,同比增长398%。

8月,新能源车市步入销售旺季,叠加特斯拉降价牵动新能源车市价格普调,整体销量走俏,相关车型带动圆柱装机量攀升。其中,特斯拉Model Y、Model 3和北汽EU300等车型为驱动圆柱装机增长主力。

从电芯材料看来,三元、铁锂圆柱电芯装机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三元电芯居多。特斯拉配套电池主要为LG三元圆柱电池;北汽EU300配套圆柱电芯则为国轩高科磷酸铁锂大圆柱。

无论电芯材料体系如何,圆柱电池在乘用车领域仍有一席之地。并且受特斯拉押注4680的影响,圆柱路线再受关注,全球车企争相布局大圆柱电池。

特斯拉搭载4680电池版本Model Y AWD今年4月在美国市场推出,尽管近日被悄悄从官网移除,但相关分析认为,移除原因主要系特斯拉Cybertruck交付在即,生产4680的德州工厂需优先将产能向Cybertruck供应。

如果消息属实,4680电池将进一步扩大装机车型。尽管产能有限,但已足以说明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又前进一大步。

除特斯拉之外,大圆柱已俘获海外宝马、通用、保时捷、奔驰、沃尔沃等车企的青睐。

宝马明确从2025年起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46毫米标准直径的大圆柱电池,已于2022年9月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发放大圆柱订单,同时在今年4月传出与松下就大圆柱电池合作的消息。

通用也在今年初被传出考虑从软包电池转向圆柱,外媒消息显示,通用转向圆柱的考虑导致 其与LG新能源的合资企业Ultium Cells的第四家工厂的计划推迟。

国内方面,近期市场消息流出,蔚来将与蜂巢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大圆柱电池,此前蔚来计划2024年推出的800V高压电池包就被业内推测为4680圆柱电池。

圆柱结构可助电池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不仅是乘用车市场,在注重电池性能的户用储能应用场景,圆柱电池也有大量渗透,其中还包括钠离子圆柱电池。

高工锂电梳理各企业对圆柱电池的规划发现,锂离子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规划普遍超300Wh/kg,钠离子电池则超140Wh/kg,高于现阶段应用市场中同等材料体系电芯能量密度水平。

这也是上述车企抢先锁定大圆柱电池供应的原因,希冀大圆柱电池的更高性能助力乘用车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构建汽车品牌优势。

从业内电芯、材料、设备各环节看,46系大圆柱电池规模化商用来到临界点。在9月15日高工锂电的“46系大圆柱电池产业化‘闯关’”直播中,产业链企业嘉宾的一致共识是,46大圆柱规模化量产预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实现量产。

电池产能方面,头部电池企业率先开始产能“军备”,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电池企业都已推出大圆柱电池产品。

产能上走在前列的亿纬锂能预计今年内完成20GWh产能的落成,并规划了沈阳、成都、匈牙利等地超50GWh的建设安排以阶段性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

材料端,高镍正极、硅基负极、补锂剂,以及新型粘结剂等高比容量的活性材料产业化加速,为大圆柱产业化做好了准备。

设备端,大圆柱设备正不断通过验证,并导入工厂投入稳定运行。

先导智能已经在2021年实现定鼎46系列大圆柱电池整线技术突破。公司近日披露,已对包括46系大圆柱电池智造技术在内的多项业内前沿技术做前瞻布局,并与众多行业头部客户展开合作。

逸飞激光近期披露,公司已完成150-360PPM高速装配线研发,并实现同类产品客户交付。

深圳中基为国内B客户研发与设计制造的120PPM 4680高速智能装配线也在今年7月通过客户验收。

海目星激光圆柱切卷一体机率先攻克工艺技术难点,产能效率15PPM(极片长度5.5m),张力波动≤±5%,激光切割速度1.5m/s(全极耳狭缝工艺)。

利元亨已围绕46系电池制造布局直线式、转塔式和磁悬浮46系列圆柱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互赢科技圆柱全极耳智能装配线已成功交付,大圆柱注液机也实现量产出货。

烽禾升钢壳大圆柱高速装配线设计产能达240PPM,已通过相关中试线以及验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8月圆柱电池装车同比增长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