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镍钴业巨头,华友钴业受益于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增加以及巴莫纳入合并范围,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约23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不过,由于今年以来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公司初步预计当期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37亿元。
钴价下跌存货减值计提
2022年上半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实现近23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0.49亿元。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克服疫情冲击、停工停产等困难,防范镍、钴金属价格波动等风险,保持产供销运有序运转,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消费电子需求疲弱,钴金属价格先涨后跌。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在此背景下,国际钴金属价格一季度受非洲疫情及洪水因素的影响,从年初开始持续上涨至5月中旬,后续随着市场低迷及原料供应逐步恢复,国际钴金属价格开始下跌,截至6月底,MB低品位金属钴价格跌幅达20.75%。
由于今年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华友钴从原料采购到产成品出货需要一定的周期,价格的下跌导致了原材料和未售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值。公司初步预计当期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37亿元,合计减少对应半年度利润总额。
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背景下,华友钴业依旧看好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公司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正极材料出货量约3.83万吨,其中三元正极材料总出货量3.32万吨,同比增长约5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约2.64万吨,占三元材料总出货量的约80%;三元正极材料出口业务超过中国出口总量的50%;钴酸锂业务在消费类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另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约3.69万吨,同比增长26%,高镍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钴产品出货量约1.85万吨,同比增长3%。镍产品出货量约1.60万吨,同比增长最高达到1.26倍,铜产品出货量同比略有增长。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华友钴业也决定押注三元材料,放弃磷酸铁锂。今年6月14日,华友钴业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
多笔再融资扩产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半年华友钴业启动多笔再融资项目,完成76亿元可转债券项目,用于建设广西年产5万吨高镍型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和衢州年产5万吨高性能三元前驱体项目;另外,公司启动177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工作,用于建设华山镍钴公司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和华友锂业公司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
今年5月30日,控股子公司天津巴莫拟以514.06亿韩元(约2.75亿元)认购株式会社LGBCM发行的普通股10,28万股,从而持股49%的股权。株式会社LGBCM拟建设年产6.6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总投资额为4,371亿韩元(约23.37亿元)。
项目进展来看,今年上半年,印尼区华越湿法项目实现达产;华科火法项目于6月底四台电炉进入试产,全流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华飞湿法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目标2023年上半年具备投料条件;启动华山湿法项目。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另外,华友钴业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公司子公司华友衢州和资源再生分别进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公司与多家知名整车企业合作梯次利用开发和承接退役电池再生处理,与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合作以废料换材料的战略合作模式,已与多家国内外整车企业达成退役电池回收再生合作。
华友钴业也在持续扩容“朋友圈”。今年3月,华友钴业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集团就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制造平台;5月,与宝马集团开展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与LG化学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深化正极材料业务合作;7月,公司与LG新能源就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达成合作意向;与福特汽车和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规划建设高压酸浸湿法项目以开发淡水河谷印尼Pomalaa矿山,并在项目建成后将镍产品转化为电池材料产品供应给福特汽车;与特斯拉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框架协议,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