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6.6万辆,1-8月累计销量386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与之配套的动力电池退役问题也随之而来。
企业端,2020年以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维持800家以下,2019年仅有750家左右,但进入2020年,动力电池回收参与者显著增多,各路企业纷纷入局,到2021年末,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激增,达到13561家,而据最新数据显示,回收企业已近4万家。
与此同时,“城内”企业纷纷布局回收项目,以抢占市场先机。
近日,杰成新能源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项目选址于江门市新会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预计年综合利用处理能力达20万吨。
目前,项目已陆续完成立项备案、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多项工作,即将获得施工许可证,并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年内完成建设。
据悉,杰成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致力于锂电池原料绿色循环全产链综合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资源匹配技术,产业配套资本的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已布局完成了大湾区废旧锂电池仓储转运中心、大湾区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中心、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惠州)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江门)产业园。
现阶段,杰成新能源已打通了电池回收采购、仓储转运、梯次利用、再生拆解、化工冶炼等全产业链环节,并建立了覆盖再生、梯次、湿法的产品矩阵,与欣旺达、亿纬锂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众多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渠道。
此外,杰成新能源还在开拓长三角总部基地、京津冀、成渝等废旧电池回收处置基地。
实际上,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近千亿,不少资本涌入赛道,今年以来不少回收企业完成巨额融资。
市场方面,起点研究测算,到2030年,我国退役可再生利用的汽车动力电池将达到517.5GWh,对应重量220.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685.1亿元。
融资方面,9月19日,新能源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恒创睿能近日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领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完善梯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新能源退役锂电池循环处理产能构建以及新型锂电湿法回收技术拓展。
同月,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复星锐正资本领投,资金将用于工厂产能扩充和业务推广等方面。且赛德美已被工信部评定为“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单位”,已进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
7月25日,杰成新能源也曾宣布完成过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中银粤财领投、光大控股、龙岗金控(深圳)、新意资本等机构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电池回收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