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谁是“锂电之都”?139家锂电上市企业分布图

在“双碳”背景驱动下,锂电作为新能源一个重要分支迎来高速发展阶段。过去一年,锂电产业更是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赛道。

2021年,A股市场,诞生第一只万亿市值锂电池概念股——宁德时代,并跻身A股市场市值榜TOP10,打破了我国市值TOP10没有科技巨头的尴尬。

与此同时,各地规划布局锂电产业,争做“锂电之都”。

139家锂电上市企业分布图

广东榜首——36家

群雄逐鹿,谁才是锂电第一城、锂电第一省?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梳理126只市值过百亿的锂电池概念股的总部所在地。从省份分布来看,广东是中国锂电第一大省,有36家市值百亿的锂电池上市公司,占了全国总数的28%;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也不负众望,拥有15家锂电池上市企业。

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南方省份各有两到五家上榜;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北方省份则比较惨淡,要么是零、要么是一。

青海和西藏这两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拥有了4家上市公司。其中盐湖股份市值超千亿。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发育着广泛的“特种盐湖",盛产钾,锂,硼等稀碱金属。

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独占鳌头,坐拥21家市值过百亿的带“锂”上市公司;首都北京拥有7家市值过百亿的带“锂”上市公司;四川成都拥有6家,广东广州拥有5家,杭州、宁波、厦门、苏州、长沙、西安、合肥等新一线城市各有一到两家,其余企业都散落在中小城市。

那么,远离锂矿区、土地价格贵、人工成本高的深圳为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锂电龙头?

首先,锂电池最初是为消费类电子产品而生的,而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达到全国的1/6。这里有华为、中兴、创维和比亚迪等电子巨头,还有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华强北。在深圳搞锂电产业,技术方面有先发优势,市场方面有距离优势。

其次,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湾区内部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要素可在各大城市之间进行优化配置,综合生产成本低。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旁边的东莞和惠州在新能源产业也颇有话语权。

再次,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中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一方面,深圳市政府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包括锂电公司在内的民营企业不会被歧视(这一点比上海要好)。另外一方面,深圳有证券交易所,融资渠道多、融资成本低,锂电公司在这里更容易长成参天大树。

7市力争“锂电之都”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了解到,上半年已有超过60家企业宣布锂电产业链的投资计划。若从2020年下半年算起,截至目前,已有超35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入局锂电产业的计划。这条火热赛道的背后,也上演着城市间的较量。目前,至少有宁德、宜春、新余、宜宾、遂宁、枣庄、荆门7座城市开始向“中国锂电第一城”发起冲锋。

宁德:一家企业、一座城

宁德,位于福建东部,虽然靠海,但“八山一水一分田”,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虽然拥有三都、沙埕、三沙等天然深水良港,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曾经,这里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GDP在福建省内倒数第二,“老、少、边、岛、贫”是大多数人对宁德的印象。

然而,这座城市在2011年迎来转折。

2011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宁德建立。它的建立不曾让人想到10年后的宁德会成为“世界锂电之都”。因为,宁德时代这家锂电池公司,让这座默默无名的小城不仅响彻中国更是的响彻全世界。

随全球变暖加速,清洁能源革命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汽车的电动化则是清洁能源革命的重要一环。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宁德时代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宁德时代成立之初即搭上新能源时代发展的快车,高额的研发投入,雄厚的技术基础,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宁德时代很快就在芸芸众生的锂电池企业中脱颖而出。

2018年6月11日正式登入A股创业板,从创立到上市用时仅7年时间,创出A股史上从成立到上市最短时间的历史记录。更是在2021年市值突破万亿,最高市值超1.3万亿。

2011年宁德时代落户以来,上汽集团、格林美、杉杉股份等上市企业也纷纷追随投资布局,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重镇,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宁德背靠宁德时代这个巨无霸,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它不仅要打造中国“锂电之都”还要在十四五末成为领航的世界“锂电之都”。

宁德时代加速了宁德经济的腾飞,宁德时代也因为宁德这个特殊的城市让其成为动力电池的巨无霸。

宜春:向“亚洲锂都”加速进发

宜春市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氧化锂储量达258万吨,约占全国锂资源储量的23.6%,具有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十年来,宜春市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抓住时代风口,前瞻性地提出打造“亚洲锂都”口号,坚持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强势推进,在招大引强、项目落地、人才培养、政策配套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了该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年以来,宜春更是迎来了一大批锂电项目落地。

5月30日,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5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宜春经开区正式投产,跑出了重大工业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的“宜春速度”。

8月15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项目正式签约,比亚迪将在宜春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64天。

……

目前,宜春共有锂电企业142家,在建锂电项目72个,总投资114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新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587.5亿元,实现营收400亿元。宜春的发展目标是2025年,全市锂电产业收入将突破8000亿元。

“亚洲锂都”宜春在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集群的道路上跃马扬鞭、鼓点催征。

遂宁:锚定“世界锂都”引领区

与宜春市不同,四川遂宁虽然本身锂矿资源不多,但所处的四川省已探明锂矿资源占全国的57%,位居全国之首。但四川已探明锂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甘孜州的甲基卡和阿坝州的可尔因两大矿田,这两地坐拥宝山却受困于自然条件。距离矿资源相距不远的遂宁便“近水楼台”。目前,遂宁与甘孜州、阿坝州建立了锂资源战略合作关系,掌握了上游锂材料领域的发展话语权。

资源保障给予了遂宁参与竞逐“锂都”的底气。

据《遂宁市“十四五”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市每年基础锂盐产能达到20万吨以上,全市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超过1000亿元。

同时,丰富的资源与完善的产业链,让遂宁成为锂电企业天然的“吸铁石”,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签约落地。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锂电企业5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实现产业营业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45%。

遂宁正步履铿锵向“世界锂都”迈进,加速升腾“成渝之星”的产业动能将更加强劲!

宜宾:从酒都到动力电池之都

说到宜宾,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粮液。直到今天,以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产业仍然是宜宾最响亮也最有力的招牌,每年也都给宜宾的经济带来极大贡献。

对于宜宾这座有着4000年酿酒史的“酒都”而言,白酒确实是整个宜宾的骄傲,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城市的支柱。然而产业结构重心过分单一,风险也如影随形。

深刻意识到单一产业弊病的宜宾,开始谋划转型。

2016年,宜宾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在巩固提升食品饮料、化工轻纺、能源开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锂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2017年,宜宾开始在这一新产业上“试水”,引进了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两个项目;2019年,又成功将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招引落地,由此打开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目前,包括天华超净、德方纳米、贝特瑞、格林美、大族激光、科达利、震裕科技等近20家企业均在宜宾建厂,当地的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已达67个,涵盖正极、负极、铜(铝)箔等6大组件和正极前驱体等核心材料及辅材项目。

未来,宜宾市将在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助推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动力电池之都”。

新余:加速迈向“全球锂电高地”

新余,占地面积3000平方公里,仅占江西总面积的1.9%。却喊出了“全球锂电高地”的口号,大有冲出亚洲,走向全球之势。

这份底气来自于“锂王”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目前在全球布局的锂资源权益储量近3400万吨,名列第一。

今年1月22日,赣锋锂电二期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投入运营,与此同时,东风-赣锋固态电池E70示范运营车在新余实现全球首发。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型城市,新余没有一克锂矿石资源,锂盐产量却占全球近三成,赣锋锂业从一家乡镇企业一步步成长壮大为行业内唯一一家“A+H”股上市企业,总市值居江西省上市公司首位,也是国内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锂电原材料和固态锂电池生产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首次过百亿元,较上年翻番,今年一季度营收则高达53.7亿元,同比增长233.9%。依托一股改革创新的精神,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新余实现了“无‘锂’也可走遍天下”的产业发展奇迹。

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余新市31家规模以上锂电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82亿元,同比增长2.6倍;利润约34亿元,同比增长超10倍。因此,新余在全国乃至全球锂电产业拥有一定话语权。

枣庄:“百年煤城”转型“北方锂都”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枣庄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支持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确立了工业城市、能源基地的地位。但由于早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资源,枣庄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面临煤炭资源枯竭问题。

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枯竭,枣庄的决策者开始在谋划新的产业布局,并寄希望于通过新兴产业的崛起实现争先进位。锂电产业,无疑成为枣庄换道超车的重要选择。

从2003年开始,枣庄就自发形成了一批生产电解液、电芯、正极材料的锂电企业,是全国较早发展锂电产业的城市之一。

经过近20年的培育发展,枣庄市现有锂电企业57家、产品种类200多个,形成锂矿开采加工、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及PACK、终端应用、回收拆解的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目前,已实现正极材料产能10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锂电隔膜16亿平方米、电解液13万吨、电芯10GWh、拆解0.4万吨的产能。

在此背景下,枣庄顺势提出打造“北方锂都”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锂电产业实现营收26.8亿元,已达到2021年全年的营收。”翻倍的营收增速,昭示了枣庄锂电产业的未来。而这,也是山东支持枣庄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今,枣庄在锂电产业的布局和突破,不仅彰显了这座城市面对重大产业变局时奋力赶超的底气,也是对既定目标不断发力的一种体现。

荆门:阔步迈向“华中锂电之都”

当前,湖北荆门打出了“华中锂电之都”的旗号,这与知名企业在当地的布局不无关系。

亿纬锂能是业内少有的全技术路线企业,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大领域。近年来,亿纬锂能不断重仓荆门,在当地设立全资子公司,2022年5月,公司还把“高性能锂离子圆柱电池产业化项目”从惠州转至荆门。

目前,荆门正在打造“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电芯制造—废旧电池梯级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2022年1月,荆门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项目集中开工,12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05.5亿元,该市力争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500亿元以上。

七地争夺“锂都”的背后是中国城市对锂电产业的热望,以及借锂电赛道实现产业转型的渴盼。而每一个“锂都”构想背后,都有着特定的条件支撑。宜春、遂宁得天独厚,锂矿资源丰富;新余、宁德、荆门人杰地灵,背靠产业链龙头企业;枣庄、宜宾两城则面临转型,背水一战。

一场轰轰烈烈的“锂都争夺战”,行至中场,谁会是未来“锂电第一城”,还未见分晓。

来源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谁是“锂电之都”?139家锂电上市企业分布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