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又一主机厂加入氢能乘用车生产阵营

近日,东风公司在大湾区的又一示范项目花都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项目启动会正式召开并披露重要信息。东风将基于东风日产启辰大V,开发燃料电池乘用车并在广州花都区开启为期36个月的示范运营加速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该项目将依托东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成果与优势,在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的支持下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友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将秉承“互利互惠、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的原则携手探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营前景。

据了解,截至目前,东风公司氢能领域发明专利298项,位列国内主机厂第一,专利布局材料、核心零部件及整车。东风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覆盖20kW-300kW,可以满足全系列乘用车、商用车用需求,已拥有10款氢燃料电池车公告,实现在北、上、广、深,以及武汉、佛山等城市示范运营。

东风汽车表示,广州花都区身处广东省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氢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用场景丰富项目团队将通过本次合作定制打造出适合花都区的氢能运营车。

目前,国内燃料电池企业中捷氢科技、神力科技、新源动力等也正积极布局乘用车领域。

在今年9月底,捷氢科技配套的80辆上汽大通MAXUS MIFA 氢上线享道出行平台。在国庆长假期间,这批燃料电池乘用车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是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系统继运用于重卡、公交之后,首次在网约车领域投入市场化示范运营,也是燃料电池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商业化落地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首批投入运营的“MIFA 氢”均搭载了捷氢科技自主研发的启源P390 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功率达92kW,体积功率密度达3.8kW/L,该系统耐久性高达10,000hrs,能在-30℃的环境下实现无辅热快速启动。

同时,“MIFA 氢”仅需3~5分钟即可加满6.4kg高压氢瓶,续航里程可达605km。不仅如此,从使用成本上来看,该车百公里氢耗仅1.18kg,折合每公里使用成本仅需4毛钱,可以真正实现“加得快、跑得远、花得少”,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2022年7月25日,由神力科技配套的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该车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已做到整个系统核心部件100%国产化。该车型搭载神力科技80kW燃料电池电堆,具备体积小、堆芯体积功率密度高、宽操作条件和高性能等特点。

该氢燃料电池系统可实现1kg氢气发电20.5度的超高发电效率,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km以上,“CLTC工况下”百公里氢能耗只需0.65kg,可实现3分钟超快补能。

新源动力在乘用车示范方面进行更早,在2021年其配套的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 Fuel Cell上线如祺出行平台,率先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网约车+氢能源”的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行,累计完成运行超过30万公里。

这款氢燃料电池SUV百公里氢耗0.77kg,一次加氢仅需要3-5分钟,续航里程达到了650公里。搭载了新源动力的燃料电池电堆HYMOD?-70。该电堆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单堆功率:85kW;电堆体积功率密度突破3.3kW/L;低温适应性:-30°C启动/-40°C存储。

除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外,国外车企也在谋划中国乘用车领域的推广。例如丰田和现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燃料电池头部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但不可回避的乘用车相对商用车而言,其推广面临更多难题。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表示,燃料电池乘用车目前想与纯电动乘用车竞争还不太可能。从中长期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局部市场会有一定增长,例如有些性能很好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今后5年内卖出1万辆并不是没有可能。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完善,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应用将会迎来拐点,现阶段企业更需要合理确定示范目标,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从而稳步推进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应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又一主机厂加入氢能乘用车生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