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秸秆新利用 污染少更环保

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环境以及产生的不安全隐患已经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入秋以来,我市环保、住建、农业等相关单位协同各级政府开展控制秸秆焚烧系列行动。10月中旬起,我市各地都展开秋冬秸秆焚烧管控工作,不仅落实了市县乡村各级主体责任,建立问责机制,还成立了督查小组,建立了奖惩机制。那么,秸秆不焚烧,还可以怎样利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打碎还田 变身绿色肥料

11月21日,记者在调兵山市晓南镇刘景荒地村的大田里看到,秸秆已经被打碎,两台深翻机正在田里作业。随后,在宋荒地村的大地里看到,所有的秸秆都已经被深翻到了地下。据介绍,这片秸秆通过收割机收完以后,经过还田机打碎,深翻后扣到地下,经过雨季沤腐,变成了肥料,被沤腐的秸秆富含钾元素,可以增产增收,还能减少病虫害。调兵山市晓南镇宋荒地村村主任都海明告诉记者:“深翻地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上级政府部门要求今年从大局环保意识,加上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增产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减少秸秆焚烧的污染,利国利民。”调兵山市晓南镇宋荒地村有5000亩耕地,除了留下少量秸秆做饲料外,其中4950亩耕地进行了深翻还田。

打捆成垛 电厂发电再利用

与刘景荒地村和宋荒地村不同,调兵山市大明镇主要采取了将秸秆打捆的方式,处理秸秆。记者来到调兵山市大明镇看到,成捆的秸秆散落在大田里,等待运输。调兵山市大明镇副镇长王伟介绍说,当地秸秆打成捆状后,晾干,被电厂回收发电再利用。为了加快秸秆打捆进度,大明镇采用大小两种打捆机混合作业,共同完成大田秸秆打捆回收工作。其中大捆打捆机器一天能把200亩到300亩的秸秆打捆整理好,小型打捆机,一天也能完成四五十亩地的打捆任务。这种景象与去年完全不同。王伟说:“去年这时候就是遍地狼烟,今年通过这个打捆,实现综合利用之后老百姓的反响还是非常好的。今年大明镇14000亩左右的土地采取了打捆的方式处理秸秆,几乎可达到全镇玉米秸秆耕地的三分之一。不仅减少焚烧秸秆的危害,还变相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低碳燃料少污染

我市在铁岭县熊官屯镇、蔡牛镇和市两家子农场安装了新型燃料锅炉,使用秸秆作为供暖燃料。记者在熊官屯镇看到,改造后的锅炉红火运行,加热好的暖气资源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管道,流向寻常百姓家。铁岭县熊官屯镇党委副书记赵宏伟告诉记者:“秸秆两吨可以顶上一吨原煤,用秸秆取暖,产生的大气污染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减少了咱们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同时,有助于环保,减少雾霾天气,也给老百姓秸秆找到一个处理的方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秸秆新利用 污染少更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