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2022年,生物质发电的命运

再有一个月2021年就过去了,对于生物质发电来说这一年走得是不温不火,既有好消息,又有负面新闻。总的来说,生物质发电日子过得还凑活。

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2022,对于生物质发电来说日子又将会过得怎样样呢?笔者认为,2022对于生物质发电来说将是一个命运的转折年。

政策调整到位

生物质发电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产业,任何政策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产业内人士的敏感神经。涉及生物质发电的政策,多年来一直不稳定。

但是随着财建5号文件和附加文件的出台,以及《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的落地,基本上涉及生物质发电的政策调整已经完毕。

相对于风电和光伏的平价上网,生物质发电依然享有电价补贴,但是财政不可能一直补贴生物质发电,引导产业走向市场化健康发展依然是主要方向。

如果说2021年是生物质发电产业政策的调整年,那么在政策已经调整到位之后,生物质发电产业走向如何,2022年将是关键的起步之年。

产业风口向好

当前,央企和国企主导风电和光伏产业之后,民营资本开始逐步退坡风电和光伏,作为拥有补贴资格的生物质发电,已经越来越受到民营资本的青睐。

之前从事房地产和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公司如化工、造纸、冶金等民营企业也开始寻求转型,生物质发电被视为是其下一个掘金点。

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后,政策也在推动生物质能成为清洁供热的主力。取代部分煤电向工业园区和中小城镇提供热负荷和集中供暖。

相对于动荡的2019、2020,十四五之后,生物质发电产业风口开始逐步向好,在相关政策稳定之后,2022年生物质发电将在2021年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升。

燃料依然是重点

生物质发电,是一个典型的“小电厂、大燃料”的产业,燃料收购成本占到了运维成本的85%以上,占全年营收总额的比例超过60%。

如果说投建期装备选型决定成败,那么运维期燃料成本决定电厂的生死。因此如何做好燃料收储运的管理,在2022年依然是生物质发电重点关注的问题。

尽管秸秆属于农林废弃物,也没有资本在幕后推动,但是受到煤炭价格的影响,秸秆的收购价格也在小幅度上涨,目前300块钱每吨的价格已经属于低价。

因此,为了保障生物质发电厂燃料供应的稳定性,方圆60公里内只能批复一个电厂的政策应当持续,不能因为恶性竞争燃料让产业再度陷入困局。

坚持“电和热并重”

目前相关政策都在鼓励生物质发电向清洁能源供热倾斜,坚持“以热定电”的路线,而资本也对于带有工业蒸汽负荷和集中供热的项目比较青睐。

在燃煤基准电价市场化改革、及碳排放交易市场开放后,生物质发电项目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哪怕在现有电价的基础上上浮10%,电厂就能很好的活下去。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生物质发电之所以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发电是产业的立身根本,如果抛弃发电完全搞供热,恐怕这个产业就会没了。

如果产业没了,单独的项目很难长久立足。因此生物质发电“以热定电”的路线要改,而应当坚持“电和热并重”,实现产业均衡、健康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2022年,生物质发电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