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沼气建设牵引农村和谐发展

提到厕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兴上村的农家妇女何燕本能地用手掩住嘴:“嘿,过去村里哪家不是随意挖个大坑,倒上黑乎乎的煤渣就上厕所了,脏得自己都没法下脚!”可如今,记者到她家的厕所一看,其洁净程度和城里不相上下。

像这样的例子,在广西的农家已随处可见。初尝“生态家园”甜头的农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小小沼气池,真是农民文明致富的“聚宝池”!


  小小气池:守护绿色美好家园


  “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这是昔日广西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眼前农户何燕的小院,却是春色满园,漂亮的两层小楼掩映于绿树丛中,院里种了果树、青菜和鲜花,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小鱼塘,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水面上10多只鸭子在嬉戏……


  今昔巨变是为何?北流市市长丘德奎含笑相告:1997年以来,市里把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和以水果为龙头的种植业紧紧扭在一起,粪尿导入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做饭,沼液沼渣入田入地作肥料,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


  地处桂东北山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是这一体系的实践先行者。早在1983年冬,恭城就开始抓沼气池建设。到2004年底,该县6.13万农户中已有5.51万户建有沼气池,沼气入户率达88%,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从1999年起,广西平均每年猛增30多万座沼气池,到去年底沼气池总量达293万座,入户率达36.75%,相当于全国平均入户率的8倍。1/3以上的农户不用再砍伐林木作柴火,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25%攀升到2005年的52.71%,翻了一番。


  广西林业局局长黎梅松这样概括沼气池产生的“四个效益”:经济效益,每年可为293万农户提供优质燃料11.72亿立方米,折合标煤83.68万吨,每年还可提供8042万吨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料,为农民增收节支约52.74亿元。生态效益,全区农村每年可以节约薪柴586万吨,保护森林面积48.8万公顷。社会效益,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综合效益,全区沼气池一年产生的综合效益达2.7亿元。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新农村


  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般配套养几头猪,猪粪入池发酵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而经微生物作用后生成的沼液和沼渣,则是一种优质有机肥。用沼渣作基肥,用沼液浇灌,种菜菜香,种果果甜。


  先行发展沼气的恭城农民,最先尝到“沼果”的甜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沼气建设牵引农村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