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山东临沂加快沼气开发带来农村"行为革命"

采摘滴翠瓜果,尽享花草芳香,这是山东省沂水县锦程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庄园带给游客的别样风情。这座生态庄园以沼气利用为主题,将沼气残渣用于花果培养,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又带来可观经济效益,成为山东临沂推广沼气能源利用、建设生态新农村的成功范例。


在临沭县店头镇大垛庄村,几乎家家建起沼气池,沼气做饭、沼气照明、沼渣肥田被广泛推广,让村民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灰头土脸的生活方式,不仅便捷卫生,而且经济实惠。村民徐子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一个沼气池,仅做饭、照明费每年能节约500元。沼渣肥田既节省化肥、农药,又能增产增效。”


截至去年,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22.2万户,占全省总沼气户数的35%,总户数和产气量均居全省首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沼气推广工程”正在给越来越多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沂农民带来便捷和实惠。


临沂站在建设文明生态新农村的高度,将沼气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技术指导体系,努力加快沼气等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进程。


实施项目化运作机制,是山东临沂开发利用沼气等农村新能源工作的亮点。他们抓住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机遇,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坚持”政府扶持、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实行财政支持、社会融资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大力实施”沼气示范工程”,高层次推进生态农村和绿色能源建设。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加强管理督导,形成集政策实施、资金筹措、典型带动、技术服务和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为一体的运作机制。各县区成立沼气开发利用管理机构,推广标准化建池,加强专业施工队和服务组织管理,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群众满意的服务队伍,极大提高沼气建设的质量、速度和标准化程度。目前,全市基层服务组织达201个,技术人员达2385人,其中684人获得国家专业证书。临沭县、沂南县还成立了”农村能源协会”、绿百合农村沼气服务中心,企业化运营农村沼气,解决了农民技术难题和买沼气池配件难问题。


本着”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原则,临沂将沼气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循环农业发展轨道,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推进”农民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进程。通过开展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富民建设,拉长生态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沼气建设开发综合效益,广泛推广”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又降低农民投入资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据测算,全市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相当于每年节约18万吨标准煤,加上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年可为农民群众增收节支2.5亿元。全市涌现出苍山县代村、费县宁家沟、蒙阴县桃花源村、临沭县罗屯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有的将沼气开发与观光农业相结合,有的通过规模化养殖搞沼气发电,有的建立沼气开发推广科技示范园,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开发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解决了农民最关心、最实际的生活生产问题,探索出一条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给农村带来一场”行为革命”。一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临沂普遍实行的改圈、改厕、改厨的”一池三改”,建立畜牧粪便池,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生火照明,使过去黑黝黝的地锅灶变成了精致美观的沼气灶,堆满杂草的黑锅屋变成了铺着瓷砖的漂亮厨房,被农民生动誉为”填不满的垃圾坑、烧不完的煤气罐、用不尽的肥料库”;二是改善了环境卫生,减少了疾病发生。建设沼气池后,人畜粪便连同有机垃圾、秸秆杂草一并进入沼气池,清洁院落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切断疾病传染;三是节约能源,减少农民生活开支。农民生活由传统的烧煤、烧柴、用电改为沼气后,增强了能源的循环利用率,大大节省日常开支;四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沼气利用剩余的沼液、沼渣被当作农作物的天然养料,催生出新的种养模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五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沼气改变了农民靠山烧柴习惯,山区森林植被得到保护,林木覆盖率大幅提升。沼渣、沼液经过发酵,可使农作物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山东临沂加快沼气开发带来农村"行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