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进生活垃圾和种植、养殖废弃物,“吐”出“营养土”和有机肥,用来养蚯蚓、制沼气,积分还能兑换奖品……隆冬时节,记者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检查了解到,这个县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探索“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治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减量化、资源化、长效化。
操作间里,工人们忙着将菜叶、蛋壳等生活垃圾倒入罐体。“这是挨家挨户收集来的厨余垃圾,通过脱水粉碎、储存发酵、风干等,做成‘营养土’和有机肥,同时制沼气,循环利用。”沛县大屯街道环卫所负责人曹风雷告诉检查组,大屯街道由原大屯镇转设,目前各行政村已在推行垃圾分类、循环利用。
58岁的本地村民孙建英负责运送垃圾。“一天拉两趟垃圾,上下午各一趟,各跑三个村,每趟拉满5个大垃圾桶,每月赚1500元。尽管累了点,但看到村里环境变好了,也很开心。”她说。
几年前,沛县不少村庄每家房前屋后都有个小垃圾堆。草木灰、果皮蔬菜、废灯泡、旧塑料、废纸、旧电池等各种垃圾,或倾倒在马路上,或堆积在河沟边,真可谓“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孙建英感慨,如今旧貌换新颜,村庄“颜值”高了,垃圾还变“宝”了。
记者随检查组走访看到,沛县不少村家家户户门口放着两个垃圾桶,一蓝一绿。曹风雷说,农户将“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投放后,保洁员利用收集车定时上门分类收集,“可堆肥垃圾”就近送至分类处置中心,“其他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后送至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力争做到收运“不落地”“日产日清”。
“堆料要发酵三到五天,再风干,就可以做成‘营养土’和有机肥了。我们还养了‘北星二号’蚯蚓,蚯蚓和蚯蚓粪都可以销售,每亩效益最高能提高到约3万元。”曹风雷说,农村垃圾来源多样、成分复杂,除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类垃圾外,还包括庭院种植养殖产生的枯枝败叶、畜禽粪便等,燃煤取暖地区还有大量煤渣灰土。
2017年,沛县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去年建成阳光堆肥房、地下中型厌氧发酵池等农村垃圾分类就地处置设施56处,今年建设地下中型厌氧发酵设施30处,用于协同处置厕所粪便。沛县计划明年上半年再建设垃圾分类就地处置设施16处,将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曹风雷介绍,“我们学习苏南经验,设置生活垃圾积分兑换超市,鼓励大家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用积分兑换奖品,洗衣粉、洗洁精、卫生纸等最受群众欢迎。”记者看到,魏营村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卡填写仔细,群众积分一目了然,还有积分对照表供查询比对。
沛县县长苏伟说,沛县还探索“三个一块钱”模式,筹集农村垃圾分类处置资金。村民按每人每月一块钱标准缴纳垃圾处理费,低保户除外,全县约百万人每年筹集资金近千万元。此外,各乡镇按“一块钱”标准自筹资金,县财政依据村民垃圾处理费收缴率、乡镇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率,也按“一块钱”标准进行配套,作为奖补资金。全县每年可筹集3000多万元垃圾分类处置资金。
“生活垃圾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键小事又是社会发展大事。”沛县县委书记李淑侠说,近年来,沛县通过对垃圾分类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8个镇(场、街道)、29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平均减量30%以上,年消减约5万吨,每年节省垃圾收运处置费近300万元,同时可生产有机肥近1万吨,创造经济效益约500万元。
养蚯蚓 制沼气 做肥料——江苏沛县探索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养蚯蚓 制沼气 做肥料——江苏沛县探索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相关推荐
- 赵帅赴肇东生物质电厂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强调加快设备自动化升级
- 山东四部门:推广厌氧沼气高质高效利用
- 福建生物柴油畅销海外
- 财政部:支持探索生物质能等多种有效的清洁取暖模式
- 湖南汉寿县:鼓励秸秆生物质发电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
- 贵州六盘水市对7台每小时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使用登记证予以注销登记
-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33座具备生物质发电能力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发电上网6.25亿千瓦时
- 秸秆纤维素乙醇项目可申报!安徽枞阳县发布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实施方案
- 江苏南通40000吨生物质颗粒项目获批
- 乙醇等技术可申报!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征集2025年科技计划项目
- 山东青岛海关:推进二代生物柴油等商品相关出口监管政策调整优化
- 中国华电科工彭刚平: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驱动生物质能业务转型发展
- 能建龙投:打造“新能源+生物质”一体化发展
- 南网能源指定生物质能子公司破产管理人
- 事关生物制绿色甲醇项目!罗必雄与黑龙江双鸭山市委书记蒋和庆会谈
- 国家能源局:2025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71万千瓦
-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会议第 155177 号建议答复的函
- 谈及生物质技术!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陈进行一行调研能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