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生物质能一直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资源扮演着“配角”,但其拥有的作用还远远未得到根本体现。
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还没达到应有的战略程度,这和很多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急起直追,把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一个重要的方面去抓好。
按照中国能源结构调整设定的预期目标,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15%,到了2030年,这一数据将上升至20%。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千瓦、1亿千瓦和3000万千瓦。
就目前发展势头而言,虽然风电、光伏配额占比大,但其发展远超预期,并已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且提高装机容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不久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名提交有关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的三大政策文件,建议将“十三五”规划中光伏装机目标由之前1亿千瓦调整为2亿千瓦。
反观生物质能的发电,在“十一五”期间,其装机容量仅为550万千瓦,截至去年9月,其累计装机容量才突破940万千瓦,照此发展速度,要想完成“十二五”规划的1300万千瓦装机目标依然存在不小难度。
要实现2020年的3000万千瓦装机目标,难度很大,就目前的情况看,生物质能发电相对滞后。国家有必要在政策上给以生物质能更多的支持。
“从目前的产业现状来讲,最近这几年到2020年的目标都是非常难完成的,”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仲泱也对生物质能的发展表示担忧。“努力一把,达到2020年的目标也存在可能,但目前看仍然滞后。”骆仲泱称,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一些生物质能燃料,刚开始是大跃进式发展,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逐步回归。
据了解,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具有多样化,不仅可以发电、供热、还能转化为液体燃料,但这种能实现“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却因各种原因一直难以发展壮大。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十三五能源规划”出台在即,应该将生物质能上升到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提升其配额比例。“太阳能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受益于政府政策的重视和支持,生物质能也是一样,离开政策的扶持,很难发展壮大。”
尽管市场潜力无限,但生物质能企业亏损甚至破产退出的事件却也屡屡见诸报端。究竟生物质能如何才能发展壮大,企业又该如何方能实现盈利?这成了横亘在生物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另外,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急剧变化,剩余的多是留守儿童、老人,壮劳力越来越少,秸秆打捆运送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
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农林生物质原料具有分散性和季节性特点,缺乏完整的专业化原料收集、运输、储存及供应体系,收储运效率低,难以满足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的需要。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业内人士将当下生物质能的发展困境归结于补贴不力。
很早之前,政府就下达了对于生物质颗粒机等一系列绿色环保设备的补贴,但却没有详细落实下来,导致目前生物质颗粒机设备行业的发展迟缓。另一方面,生物质颗粒机设备行业的质量和技术也有待提高,争取让生物质能源得到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