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量对产业的危害
目前对于生物质发电产业来说,国补大门似乎已经开始关闭。于是业内便出现了一种声音,那就是要力保已投建项目补贴不失,对于新增项目则从热电联产转向清洁能源供热和生物质天然气工业化。
这种声音貌似看上去很有道理,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选择。但是将它解剖开了一看,其中却藏有深意。如果这种声音获得落实,可以坦白的说,已经走了十三年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将不复存在,已经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将坍塌。
这其实是部分利益集团,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惜将整个产业给毁掉。因为去补贴后,拥有国补的已投建项目将成为优质资产,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卖一个好价钱。新增项目都转向清洁能源供热和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发电产业也就终结了。
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没有新生力量的加入,自然就是离灭亡不远了。既得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舒适,不惜对产业挥刀自宫,其目的就是毁掉整个生物质发电,以保全自己的吃喝无度。却不知道产业没了,自己还能走多远?
新增项目转型是个坑
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工业,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无须挖生物质发电的三分地,去填生物天然气的大坑。中国的沼气工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自有成千上万家从事沼气的企业去干,何苦要忽悠新增生物质发电项目去转型。
当然,生物发电产业自然需要升级,目前热电联产模式最为经济。但是如果转型清洁能源供热,剥离发电属性,同样是得不偿失。居民供热是有季节限制的,工业园区的蒸汽负荷并不稳定,失去发电的基础,清洁能源供热仅靠一条腿站不起来。
没有人坚持要搞纯发电模式,同样也不能忽悠只搞供热,如果过了供热期,新增项目是不是就要停机待产呢?新增生物质发电项目,转型为清洁能源供热和生物质天然气,其实是在给他人做垫脚石,到头来才会发现还是穷折腾。
生物质发电产业要重新定位
目前对于生物质发电产业来说,在失去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要重新进行产业定位。要从能源型转变为环境效益型产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完成农林废弃物处理的大任,获得地方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支持才是方向。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农林废弃物焚烧与生活垃圾围城同样头疼,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是非常欢迎的。生物质发电可以通过获得地方农林废弃物处理和工业园区供热两者的特许经营权,来获得去补贴化后的发展动力。
因此,生物质发电产业与其挥刀自宫,不如适应新的政策形势,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地方的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补贴虽然没有了,但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生物质发电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必定会让生物质发电走得更加踏实。
生物质发电产业不需要挥刀自宫式的转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生物质发电产业不需要挥刀自宫式的转型
相关推荐
- 山东莱州:截至2024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8.4万千瓦
- 国家能源局:2025年3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生物质发电项目9个
- 陕西省统计局:2024年全省生物质能发电业战新产值增长4.2%
- 国家能源局:2024年10月核发生物质发电绿证1.09亿个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37万千瓦
- 生物质发电3952万个!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9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 国家能源局:8月24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档立卡
- 国家能源局:8月核发绿证9.52亿个
- 山东一建亚太区域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 华能吉林农安生物质发电厂1号机组“电改热”项目配套风电项目获核准
- 137.5093万元!上海电气获农作物秸秆发电财政奖补清算资金
- 国家能源局:一季度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63万千瓦
- 山东费县:完成90余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建设
- 山东烟台:充电桩建设驶入“快车道”,加大民间资本投资力度
- 碳索未来 | 「绿色低碳园区」解决方案,上海电气不止有一套
- 559.5MW!江苏省20个存量生物质发电项目拟申报中央财政补贴
- 4个项目!湖南2023年竞配生物质发电项目申报中央补贴公示
- 144MW!吉林省公布2023年存量生物质发电竞争配置项目现场核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