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绿色世纪。中国在21世纪一开始提出了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走向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破解两大世界性经济难题经济增长停滞魔咒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的首选途径。
人类文明的实质就是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什么,绿色文明是对于人类普世规则“觉醒、萃取、反思、认同、传承”的动态增殖过程。只有当人类的发展遭遇危机时我们才记起了自然的价值。
从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认知历程,中国的发展转型之路,生动地体现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全过程。
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绿色发展以“整体、有序、循环、协调、共生、高效、简约”等元素的总和,参与人类普世价值所形成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发展观,以此去理性规范我们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和社会行为。
资源型经济具有五大特点:一业独大、源头产品、传统技术、兴衰迅捷以及自然成本高。
新能源产业发展必须摈弃“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的观念,树立“未雨绸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摈弃“有什么资源就形成什么城市”的观念,树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重”的思想;摈弃“先发展后治理或边发展边治理”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思想;摈弃“拼资金、拼土地、拼资源、拼劳动力”的原始粗放式发展观念,树立“比科技含量、比发展质量、比绿色水平”的思想。
新能源的创新应该由“传统式”的发展战略,向“新能源”、“低碳型”的绿色发展战略转移和提升;由“传统式”的发展技术,向“数字型”的绿色发展技术转移和提升;由“传统式”的发展思路,向“脱钩型”的绿色发展思路转移和提升;由“传统式”的发展理念,向“智慧型”的绿色发展理念转移和提升。
作为重要发展时期的青海,应努力寻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交集最大化;努力延展“微笑曲线”的两端;努力维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真正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家新能源基地。
青海作为青藏发展的杠杆和支点,统一参与区域“多点源”与“多点汇”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新能源、新产业、新突破的主力。
青海在“生产、流通、消费”总链条中,在“研发、制造、创新”不断升级中,既是发动机、也是推挽器,必将成为西北地区的高原明珠。
2012年青海新能源创新发展路径探讨分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2012年青海新能源创新发展路径探讨分析
相关推荐
- ESG实践,助力老挝绿色发展
- 厄瓜多尔批准643兆瓦分布式能源项目
- 英国电动列车创下320公里行程世界新纪录
- 国家能源局:提升电力消纳新能源水平的同时,也将积极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
- 国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 新疆能源监管办为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配套项目提供高效许可服
- 首批并网!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 共拓东南亚市场|东方日立与日立亚洲(泰国)达成战略合作
- 乌兰察布新能源装机超1400万千瓦 发电占比超50%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8-12月电力市场分时交易结算有关工作的通知
- 《关于调整陕西电网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解读
- 澳大利亚超过4GW新能源发电产能达到满负荷
- 西班牙废除反停电法案
- 欧盟提出2040年减排90%的措施
- 美国美丽大法案取消对太阳能和风能征税
- 六部委重磅发文: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
- 黔西南州能源局关于兴仁铁垚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备案的通知
中国能源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