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创新大厦停车场,一场充电服务模式的革新正悄然上演。由宿豫区豫建集团旗下宿迁恒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速遇充·移动充电机器人系统近日完成部署并投入试运行,通过“桩随车动、电桩找车”的颠覆性设计,将传统静态充电桩升级为“长腿”的智能充电机器人,为政务办公与商务往来车辆提供“无感化”补能体验。
用户仅需将新能源车停入任意车位,通过微信扫码一键发起充电请求,轨道上的充电机器人便会沿预设滑轨自动移动至车辆上方,精准释放充电枪。这一设计彻底化解了传统充电桩“油车占位、电车赖桩”的资源浪费困局——单台机器人可动态覆盖10至15个车位,较固定充电桩的资源利用率提升300%,配电容量需求降低50%。
本次部署的亮点在于:
1、双场景适配性:系统采用40kW快充与7kW慢充设备的科学搭配,根据停放区域不同合理分配电容,既满足公务车辆高效补能需求,也为长时间停留车辆提供经济型慢充选择。
2、“轻量化改造”模式:利用停车场现有立柱空间架设滑轨网络,无需大规模电力增容、开挖土建,从施工到投用仅耗时2天,为未配置充电桩的停车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速遇充·移动充电机器人技术正从居民社区、产业园区向城市公共服务节点快速延伸。在宿迁这片创新热土上,一条滑轨承载的不仅是电流,更是智慧城市“让基础设施主动服务人”的崭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