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国家能源局公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969号(工交邮电类293号)提案的答复摘要。
答复文件指出,将会同或配合有关单位在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地区开展地热供暖对天然气的替代有关试点,条件成熟后逐步在全国推广。
此外,国家能源局明确,将继续加强地热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进一步开展地热成藏、构造控热等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深部地热的储层改造、高效采灌、井下高效换热等技术攻关。
详情如下: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969号(工交邮电类293号)提案的答复摘要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地热产业扶持力度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能对能源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等明确要求。近年来,在各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国内地热能开发利用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关于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2021年我局出台《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国能发新能规〔2021〕43号)。从2021年起,我局还发布了多批次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案例汇编等。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编制“十五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并研究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政策措施等。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关注各地出现的有代表性地区的经验做法,并给予重点支持。关于您提出的考虑地热供暖对天然气的替代,以及制定地热供暖中长期规划等,我们将会同或配合有关单位在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地区开展有关试点,条件成熟后逐步在全国推广。
关于加大勘查投入支持力度。自然资源部持续开展基础地热地质调查,围绕京津冀、东南沿海、青海主要盆地、苏北、下辽河等重点地区开展地热地质调查,在部分地区钻获中高温地下热水,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地热资源调查监测,在华北、西北、东南沿海等重点地区持续开展典型热储动态监测。自然资源部还初步形成了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理论方法,总结了我国不同类型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形成机制和成因模式,提出了采灌均衡条件下水热型地热资源动态评价与基于热交换能力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方法,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地热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进一步开展地热成藏、构造控热等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深部地热的储层改造、高效采灌、井下高效换热等技术攻关。
关于完善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自然资源部将加强地热调查、评价及监测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研究编制陆区大地热流测量技术规程、干热岩型地热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持续加强地热资源发展战略、管理规制和科学普及等研究。
感谢你们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