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韩国研究人员研制的柔性钙钛矿-CIGS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3.64%

韩国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声称,他们研制的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其结构灵活轻便,达到了迄今为止最高的效率。此外,该器件还具有“优异”的耐用性。

韩国能源研究院(KIER)宣布,基于顶部钙钛矿器件和基于铜、铟、镓和二硒化物(CIGS)技术的底部电池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3.64%的功率转换效率。

研究小组表示,这一成果创造了轻质、柔性串联钙钛矿-CIGS器件的世界纪录,但并未具体说明是否得到了独立第三方机构的证实。

该研究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研究团队开发的剥离工艺包括将聚酰亚胺层涂覆到玻璃基板上,在其上制造钙钛矿-CIGS串联太阳能电池,然后将其与玻璃分离。”

“与直接使用柔性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基板的传统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刚性玻璃作为支撑基底,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制造太阳能电池。使用平坦、刚性的玻璃基板还能确保均匀的层沉积,从而提高器件性能和更高的可重复性。”报告继续说道。

据报道,该制造技术可避免钾离子从玻璃基板扩散到CIGS光吸收层,避免CIGS吸收层出现缺陷。

这是通过在玻璃基板上涂覆一层聚酰亚胺来实现的,而涂覆在玻璃基板上的聚酰亚胺层可以抑制钾离子的扩散。

在标准照明条件下进行测试,该串联电池也表现出了“优异”的耐久性。“在进行了10万次弯曲循环后,太阳能电池仍保持了其初始效率的97.7%。”学者们表示。

“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功率重量比大约比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高10倍,这使得它在需要超轻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领域(如建筑外墙、汽车和航空航天)的应用前景广阔。”该研究的主要作者KihwanKim说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韩国研究人员研制的柔性钙钛矿-CIGS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