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充电桩行业也迎来高速发展期。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因新能源汽车品牌与型号众多,不同车辆厂家对充电标准理解存在偏差,导致BRM超时(即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控制器未能及时收到来自车辆的电池辨识消息,带来充电故障)等通信异常问题时常发生。
“一次性充电成功率低”已然成为行业“陈年顽疾”,影响客户充电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业的快速发展。
01
对症下药治顽疾
绿能慧充有妙方
作为行业领先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服务商,绿能慧充始终以解决行业聚焦、客户关注的痛点问题为己任;针对“一次性充电成功率低”这一陈年顽疾,绿能慧充悉心洞察、对症下药、软硬件结合,行业首创“通信中断多次重新连接解决方案”这一对症妙方,进一步提升场站运营效率及客户充电体验。
循环唤醒,破解“中断”难题
绿能慧充充电桩内配置“智能控制系统”。当电动汽车启动充电时,系统实时监测车辆通讯状态,如监测出通讯异常,则自动触发重新连接机制,保证用户“即插即充”,破解充电连接“中断”难题。
超前判断,破解“失败”困境
同时,绿能慧充通过系统升级,实现“超前判断”功能,为充电前异常情况检测与处理留出时间,让充电桩时刻保持健康状态,同时提升车端兼容性,破解充电“失败”困境。
02
真实案例会说话
靶向解决效果佳
目前,绿能慧充“通信中断多次重新连接解决方案”已率先应用于陕西、山西等多个省份,场站测试效果良好,在提升一次性充电成功率、场站运营效率、客户充电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西安某项目为例:
绿能慧充研发人员通过第三方运营平台-小桔充电,统计并分析了该项目使用绿能慧充“通信中断多次重新连接解决方案”前后的订单状况。
A.使用前42天(11月16日-12月27日):10把枪共充电4774次,存在24笔BRM超时订单,故障率为0.5027%;
B.使用后42天(12月28日-2月7日):10把枪共充电4462次,存在3笔BRM超时订单,故障率为0.0672%;
数据显示:因BRM超时造成的一次性充电故障率降低86.6%,共有16笔订单,为使用绿能慧充“通信中断多次重新连接解决方案”成功充电,极大提升了该项目运营效率及用户体验。